近年来,中国农业、家电、新能源等领域的企业纷纷加快国际化步伐,涌现出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作为饲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大集团近日宣布将分拆子公司海大控股赴港上市,这一举措被视为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突破口。
从财务数据来看,海大集团正面临国内市场增长放缓的压力。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0.9亿元,同比增长13.24%;净利润41.42亿元,同比增长14.31%。与2024年前三季度60.95%的净利润增速相比,今年增速明显放缓。特别是第三季度,净利润仅同比增长0.34%,远低于第一季度的48.99%和第二季度的7.26%。东莞证券分析师指出,投资收益下降是第三季度利润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华安证券则认为,生猪业务亏损对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回顾过去四年,海大集团的营收规模从2021年的860.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46亿元,但增速持续下滑,从2021年的42.72%降至2024年的-1.31%。净利润表现同样波动较大,2021年和2023年分别出现35.14%和7.31%的下滑,而2022年和2024年则实现80.74%和64.3%的增长。这种波动反映了饲料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当前,国内饲料市场已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多维度竞争,包括种苗动保、产品力和养殖技术服务能力等。海大集团的核心业务饲料在2025年上半年占营收比重达80.13%,公司设定了短期目标:2025年外销增量超过300万吨;中期目标:2030年总销量达到5150万吨。为实现这些目标,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必然选择。
在发布三季报的同时,海大集团披露了分拆海大控股赴港上市的计划。海大控股成立于2025年9月,未来将聚焦亚洲(不含东亚)、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场,独立开展饲料、种苗和动保业务。公司表示,此次分拆旨在进一步深耕这些区域市场,推动相关业务发展。尽管分拆的业务并非全新领域,但通过独立运作,海大集团希望提升海外市场的运营效率。
从海外市场表现来看,海大集团已取得一定进展。2025年中报显示,海外地区饲料外销量同比增长约40%,毛利率达15.08%,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公司认为,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等已布局区域及其周边国家的饲料市场容量,足以支撑海外中期目标(720万吨)。
然而,海外市场并非一片蓝海。新希望作为中国饲料企业出海的先行者,自1999年进入越南以来,已在印尼、越南、埃及等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产业链,2024年国外收入达200.3亿元,占营收比重19.44%。粤海饲料则于2023年进军越南市场,2024年海外收入为3606万元,占比0.61%。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布局东南亚,该地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对于海大集团而言,海外市场的拓展不仅需要产品竞争力,更考验跨国管理能力。不同国家的产能获取难度和运营效率存在差异,如何在这些市场建立竞争优势,将是公司管理层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分拆上市计划的推进,海大集团的海外业务能否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