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内卷”与“焦虑”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MobTech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4年情绪经济消费人群洞察报告》显示,超过90%的受访者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内卷”,近94%的人存在情绪压力。这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正在催生一个潜力巨大的“情绪经济”市场。从职场中的“禁止蕉绿”香蕉,到宠物主购买的高端宠物粮,再到年轻人热衷的City Walk,“为情绪买单”已成为消费市场的新趋势。
年轻人对“快乐消费”的意愿尤为强烈。2024年双十一期间,近三成年轻人在“快乐消费”上的支出占比超过50%。旅行、户外徒步、音乐节、游戏等体验型消费,成为他们释放压力的重要途径。Z世代(1995-2009年出生)是这场消费变革的核心推动力。这个人口占比可观的群体拒绝内卷,注重个人体验,不仅追求产品的基础功能,更看重其背后的情绪价值。报告显示,Z世代的消费需求明确指向“自我独立”和“回归享乐”,既希望通过消费彰显个人品味,也期待在消费中获得放松与治愈。
面对消费需求的变化,企业正在主动调整策略。泡泡马特以“传递快乐”为品牌理念,通过潮玩产品打造情感链接;甘肃博物馆推出麻辣烫文创,用趣味设计引发年轻人共鸣。新媒体平台也成为情绪消费的重要渠道,小红书年交易规模过亿的商家数同比增长500%,抖音电商2023年总销售额约达2.2万亿元,为情绪商品提供了广阔的触达空间。
谁在为情绪经济买单?报告描绘出清晰的人群画像:女性、年轻群体与高学历者是核心消费力量。从性别看,女性占比达64%,远超男性的36%;年龄层面,90后(25-34岁)占比44%,00后(18-24岁)占比33.5%;学历上,大学本科人群占比59.5%。这些消费者的压力缓解方式既有共性,也存在性别差异。“看书看电影刷剧听歌”和“睡觉休息”是男女通用的解压方法,但男性更偏爱打游戏(48.4%)、运动健身(37.5%)或“啥也不干放空自己”(32%),女性则更倾向于购物(62.5%)、和朋友聚会聊天(59.7%)以及“食疗”(59.7%)。
情绪经济已渗透到工作、生活、娱乐的多个场景。职场中,“谐音梗瓜果”成为打工人的新“精神搭子”,“禁止蕉绿”(香蕉)、“动感光菠”(菠萝)等趣味说法走红。4月中旬“禁止蕉绿”搜索量周环比上涨70%,相关订单量增长约30%。养宠场景下,宠物消费全面升级,300元/公斤以上的风干粮成交额同比增长70%,40-100元/公斤的冷鲜粮成交额同比增长800%;智能家电也逐渐走进宠物家庭,1000元以上的智能除味器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000%,100元以上的宠物智能玩具订单量增长140%。
疗愈场景中,“感官治愈”成为新潮流。香氛与音疗的组合备受青睐,2018-2025年中国香氛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音疗类短视频同样火爆,ASMR助眠视频播放量达148.8亿次。旅游场景则掀起“疗愈风”,81.2%的年轻旅行者将“逃离工作和生活的樊笼”列为旅行目的。在此趋势下,City Walk、寺庙游、疗愈旅修、极限徒步游等新型旅游方式兴起,25-35岁人群占整体游客的69%。美食与兴趣消费也承载着情绪慰藉的功能,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等地方美食凭借烟火气走红,2024年3月至“五一”假期,天水市累计接待游客1338.17万人次,旅游总消费76.9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