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家电商平台陆续开启促销模式,一场以“即时零售”为核心的双11大幕悄然拉开。与传统电商的“计划性囤货”不同,今年消费者在双11期间体验到了“即需即买即得”的新场景——点外卖时顺手下单衣服、面膜,临时需要正装见客户时快速购买,甚至掉落的隐形眼镜也能立即补货。这种由场景驱动的消费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双11的消费节奏。
10月12日,淘宝正式宣布“淘宝闪购”首次加入双11大促阵营。通过“千万免单”“88VIP五折外卖”“淘金币返现”等权益,淘宝闪购迅速搅动市场。预售首日数据显示,全国270个城市的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订单激增670%,饮品、烘焙、水果生鲜等品类均实现2倍增长。3C数码、个护、服饰等行业品牌通过闪购服务获得新增量,成交同比增幅超290%。
即时零售的爆发并非偶然。早在今年8月,淘宝闪购已展现出强劲势头:77个品牌月成交额破千万,490个品牌成交破百万。苹果4000多家授权店上线后,iPhone17系列新品预售开启不到1分钟,成交额便超过去年全天。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平台总裁处端指出:“闪购已成为品牌生意增长的超级增量。”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电商平台对“时效敏感型消费者”的争夺。今年8月,阿里巴巴在财报电话会上多次强调“闪购与电商的协同效应”。数据显示,淘宝闪购每日活跃用户约1.5亿,其高频场景拉动手机淘宝8月日活增长20%。饿了么董事长兼CEO范禹认为,双11作为超级流量场,闪购与电商业务形成互补:高频外卖用户可能因双11氛围增加实物消费,大促用户也可能在闪购中购买茶饮、夜宵。目前,超400万家本地生活服务商户已接入淘宝闪购,寻求季节性增长突破。
竞争逻辑的转变更为关键。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指出,即时零售的崛起标志着行业从“短期补贴战”转向“生态协同比拼”。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显示,消费者每使用1元闪购补贴,会带动6.8元额外消费,其中3.1元流向淘宝实物电商。这种“即时带全域”的效应,使淘宝闪购成为阿里“大消费战略”的核心基础设施。
天猫总裁家洛透露,淘宝闪购带来的增量用户是电商转化的优质人群。通过将闪购业务增量与天猫品牌优势结合,品牌获得了更大增长空间。在双11这样的关键节点,即时零售的生态协同价值被进一步放大。处端强调,阿里巴巴大消费平台正释放万亿级新市场机遇,而淘宝闪购是连接各业务板块的高效基础设施。
面对即时零售的“下半场”,所有入局者都需应对“履约能力”与“生态建立”的挑战。丁道师认为,淘宝闪购的入局为双11带来新可能。一旦形成成熟模式,阿里体系内的线上线下业务、全场景触达都将实现互相赋能,为消费市场创造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