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四五”收官在即:中国能源转型“底色绿”“成色新”双突破

   时间:2025-10-22 12:42:1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中国正以强劲势头书写新篇章。2024年数据显示,我国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能源生产总量折合标准煤约50亿吨,占比超全球五分之一。每三度电中就有一度来自风光等清洁能源,这组数据折射出我国能源结构的历史性变革。

作为工业发展的"血液",能源领域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战场。"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网络,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稳居世界首位。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指出,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非化石能源占比等核心指标即将全面达成,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推动力量。

能源消费结构呈现显著"一增一减"特征。国家能源局统计显示,非化石能源占比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煤炭占比相应下降。截至2024年7月,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7亿千瓦,其中风电5.7亿千瓦、光伏超1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实现翻倍。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发电量首次超过煤电,绿色电力供应体系加速形成。

区域创新模式多点开花:云南依托水电资源打造全国十强水电站集群,四川构建"水风光氢"互补体系,西藏建成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新能源装机占比超50%。青海塔拉滩的"光伏羊"模式更具示范意义——光伏板降低蒸发量、提升植被覆盖率,既解决除草难题又为牧民增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绿色电力输送网络持续拓展。首笔沪藏跨区域绿电交易完成785万千瓦时电力输送,助力上海减少标准煤消耗2.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01万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表示,电力系统正围绕新能源发展全面升级,输电格局从煤电主导转向绿色电力主导,形成"西电东送"新格局。

科技创新成为转型核心驱动力。我国新能源专利占全球总量40%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指标屡创世界纪录。白鹤滩水电站、"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等大国重器相继投运,构建起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新型储能装机规模5年增长近30倍,达到9500万千瓦,为电力系统配备"巨型充电宝"。

企业创新投入持续加码。中国煤科近五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有效专利破万件;东方电气研发投入强度保持5%以上,专利数量增长近半;国家电网研发投入近1700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1%。技术创新推动全球风光发电成本十年间下降60%和80%,加速形成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

能效提升成果全球领先。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下降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接近欧盟2024年碳排放总量的一半。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提出新目标: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风光总装机达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突破36亿千瓦。李昇认为,完整的产业链、领先的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为达成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