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呈现明显的高低切换特征,前期领涨板块遭遇资金集中撤离,而部分滞涨板块获得资金持续增配。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资金在不同板块间的轮动节奏加快,但这一转换过程不会快速完成,市场风格切换将呈现反复震荡的特征。
数据显示,年内表现突出的成长类ETF遭遇大规模赎回。科创50ETF作为今年涨幅最大的宽基指数产品之一,年内涨幅超过46%,但全年资金净流出近500亿元,份额较年初缩减近半。创业板ETF年内涨幅接近50%,同样遭遇超200亿元资金撤离。行业主题ETF中,恒生医疗ETF年内涨幅超80%,但137亿元资金选择获利了结,最新份额仅剩年初三分之一。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热门赛道ETF也出现类似情况,9月以来资金流出压力明显加大。
与高位板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滞涨板块获得资金逆势布局。券商主题ETF成为最大受益者,3只产品年内均获超百亿元资金净流入。华宝券商ETF最新流通份额突破600亿份,较年初增长近2倍。基金经理丰晨成分析认为,在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居民资产配置转向权益市场的背景下,尚未突破前期高点的券商板块存在显著补涨需求。
消费类ETF也获得资金持续关注。年内仍亏损的煤炭ETF、酒ETF分别获得超80亿元资金净流入,微涨3%的消费ETF9月以来也吸引超20亿元资金。这些产品的最新份额均创出历史新高。宽基指数方面,中证A500系列ETF成为少数获得资金加仓的产品,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9月以来吸金超38亿元,规模达260亿元领跑同类产品。
从行业表现来看,年内申万一级行业首尾涨幅差距达120个百分点。有色金属、通信、电子等板块涨幅超40%,而食品饮料、煤炭等行业仍未能翻红。这种分化在ETF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科技主题产品与低估值产品业绩差距显著。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翻倍,通信、人工智能等ETF涨幅超60%,而能源化工、红利等ETF仍处于亏损状态。
市场人士观察到,部分投资者开始调整配置策略,从高位板块转向低位品种。一位FOF基金经理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大科技行情不会突然结束,但低位板块的崛起也需要时间,资金切换将是渐进过程。北京某基金经理提醒,高回报板块往往伴随高风险,追求长期稳健收益才是为持有人创造价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