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芯片双雄争霸:英伟达AMD押注不同赛道,全球算力棋局激战正酣

   时间:2025-10-13 12:10:3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AI芯片市场的博弈正进入白热化阶段。近期,两大芯片巨头英伟达与AMD分别与头部AI企业OpenAI达成战略合作,前者通过技术投入巩固市场地位,后者借助股权绑定开辟新赛道,这场算力争夺战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英伟达与OpenAI的合作堪称"算力核弹"。根据协议,OpenAI将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伟达系统,相当于400-500万块GPU,这个规模不仅吃掉了英伟达2025年全年AI芯片产能,更是其去年出货量的两倍。双方还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建成首个基于Vera Rubin平台的GW级数据中心。英伟达CEO黄仁勋直言这是"史上最大AI基础设施项目",而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则强调,这些基础设施是推动模型迭代和营收增长的"燃料"。

AMD的破局之路则更具创新性。通过向OpenAI发行最高1.6亿股认股权证,AMD将股权绑定与芯片部署深度挂钩。根据协议,OpenAI将在未来数年部署6吉瓦的AMD Instinct GPU,首批1吉瓦设备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这种"利益共同体"模式使AMD获得稳定订单的同时,也打开了市场突破口。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预计,该协议将在未来四年为公司带来每年数百亿美元的新增营收。

这场合作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产业链各环节蔓延。在芯片制造端,台积电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其先进制程和CoWoS封装产能持续吃紧。日月光作为全球最大独立封测厂商,正在高雄加速布局CoWoS、SoIC等高阶产能。通富微电作为AMD最大封装测试供应商,其来自AMD的订单收入占比超过六成,2025年上半年达到64%,这种深度绑定使其在AMD与OpenAI合作中直接受益。

存储市场同样迎来利好。SK海力士、美光、三星三大HBM供应商将共享行业高景气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最新AI加速芯片GB300已确认采用三星第五代HBM3E技术,这意味着三星在历经波折后终于打入英伟达供应链。

在基础设施领域,1吉瓦级算力集群对电力和制冷提出极致要求。Vertiv、施耐德电气、伊顿等供配电和液冷散热供应商迎来新机遇。服务器市场方面,戴尔、超微等厂商需要提供整机解决方案,而Arista Networks等网络设备商则受益于AI数据中心向400/800G以太网的升级。

面对供应链风险,OpenAI正在开辟第三条道路——自研芯片。该公司已与博通合作开发首款定制AI推理芯片,预计2026年由台积电3nm制程投产。虽然此前计划自建代工厂的方案因成本过高被搁置,但自研芯片战略仍显示出OpenAI摆脱单一供应商依赖的决心。这一决策背后,是AI企业面对芯片短缺和训练成本高企的无奈选择。

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行业分析师Susquehanna预测,到2030年英伟达仍将占据67%的AI显卡市场份额,虽然较当前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绝对优势。AMD预计将获得约4%的市场份额,但其年营收有望从目前的63亿美元增长至200亿美元。博通通过专注定制ASIC芯片开发,预计将拿下14%的市场份额,营收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这场算力争夺战远未结束。当OpenAI通过AMD合作获得比价权,当博通在定制芯片领域开辟新战场,英伟达的议价能力和技术优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80%的市场占有率证明,这家芯片巨头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布局上的领先地位仍难以撼动。AI芯片市场的终极较量,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