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金秋双节“丰收游”热潮涌动 农文旅融合新场景绘就增收新画卷

   时间:2025-10-09 00:03:1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迎来热潮,以“丰收体验游”为代表的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引擎。从金黄的稻田到创意的秸秆艺术,从科技赋能的数字种田到智慧牧场的精准放牧,乡村正以全新的面貌吸引着八方游客。

在陕西延安南泥湾,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传统农耕焕发新生。当地与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合作,引入“数字种田”技术,推动“寒地粳稻”种植与“稻渔共生”模式落地。如今,这里的稻田不仅是丰收的象征,更成为生态旅游的亮点。更令人欣喜的是,北迁至此的朱鹮种群在南泥湾安家落户,今年首次成功孵化出7只幼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六十多岁的农民朱玉萍也转型成为“乡村新导游”,边唱边跳地向游客讲述着南泥湾的新故事。

河南宝泉大峡谷则以“晒秋”为主题,打造出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走进“晒秋小院”,辣椒的红、玉米的黄交织成一片绚丽的色彩,游客们可以跟随小松鼠的脚步,在木屋与花生、板栗间感受太行山的丰收喜悦。这种将自然生态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深受游客喜爱。

文旅大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全国超过500条乡村旅游示范线路持续升温。在四川盐亭、山东武城等地,“亲子农耕体验”“农家院团圆饭”等项目成为热门选择;江苏盐城阜宁金沙湖和苏州太仓庆丰村则通过打年糕、音乐市集、稻田艺术画等活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农民增收。

新科技与新基建的加持,让乡村旅游更具“未来感”。在江苏苏州常熟蒋巷村,屋顶、步道和树上的光伏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光伏步道两侧的微型气象站实时监测光照、温湿度,数据传回“能源大脑”后,系统自动优化发电效率,实现“晒晒太阳”就能玩转村庄的绿色生活。

四川成都新津天府农博园则将秸秆变废为宝,通过文创与现代工艺的结合,打造出“川剧变脸”“哪吒闹海”等创意稻草人造型,形成“巨型稻草人王国”。四川天府农耕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袁周平表示,未来还将引入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稻草人,并开发AR互动体验,让乡村旅游更具科技感和趣味性。

在甘肃盐池湾乡阿尔格勒泰村,北斗卫星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传统牧业。牧民们通过北斗手持机和羊群头上的“北斗项圈”实现数据互联,精准放牧的同时还能通过小程序让消费者实时追踪雪山羊的放牧轨迹。这种科技赋能的方式,不仅减轻了牧民的劳动强度,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目前,全国农村新基建围绕“数字、绿色、智慧、融合”四大方向发力,行政村5G覆盖率已超过90%,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