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蘑菇工厂”到零食巨头,万辰集团赴港IPO:扩张与挑战的双重变奏

   时间:2025-10-01 03:01:4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A股上市企业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主板挂牌上市。这家从食用菌领域跨界至量贩零食市场的企业,凭借独特的转型路径与迅猛的发展态势,成为零售行业备受瞩目的焦点。

万辰集团的发展历程颇具传奇色彩。2011年成立之初,公司专注于食用菌业务,创始人王健坤凭借为沃尔玛等外资商超供应菌类农产品,在行业内崭露头角。2021年,万辰集团以“食用菌第一股”的身份登陆创业板,然而上市首年便遭遇困境,净利润暴跌75%,股价跌幅达60%。面对行业瓶颈,王健坤敏锐地捕捉到万亿级零食市场的机遇,果断开启跨界转型之路。

2022年,万辰集团在南京成立万兴连锁有限公司,并收购江苏零食工坊连锁食品有限公司部分资产,正式进军量贩零食领域。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公司通过一系列收购动作,将好想来、来优品、吖滴吖滴、陆小馋等多个量贩零食品牌纳入麾下,并于2023年9月将四大品牌合并命名为“好想来”。

从财务数据来看,万辰集团的转型成效显著。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营收仅4.26亿元,到2024年已飙升至323.29亿元,增长近75倍。在业务结构方面,2022年至2024年,零食饮料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从12.1%跃升至98.3%,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98.9%,而食用菌业务收入占比则收缩至1.1%,标志着公司成功完成从“蘑菇工厂”到“零食大王”的转型。

利润表现上,万辰集团经历了曲折的调整过程。2023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亏损2810万元,但2024年迅速扭亏为盈,实现经调整净利润8.23亿元,2025年上半年更是达到9.22亿元,同比增长286.8%。门店网络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约1.54万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占比超过99%。仅2024年一年,新开加盟店数量就高达9746家,扩张速度超过同期的蜜雪冰城。

庞大的门店网络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用户沉淀。截至2025年8月,万辰集团已积累1.5亿注册会员,会员贡献了78%的GMV,人均月消费达2.9次,形成了稳定的复购循环,为企业经营提供了可靠的流量基础。

不过,亮眼的成绩背后也隐藏着隐忧。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负债占资产比率从2022年底的43.5%显著上升至2024年底的79.85%;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负债高达512.43亿元。高资产负债率使这家依赖现金周转的零售企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万辰集团将业绩增长归功于一个由五大要素组成的“增长飞轮”。全国门店网络的战略性扩张是这个飞轮的起点,截至2025年6月30日,15000多家门店在全国形成广泛覆盖,增强了品牌传播力,保障了消费者统一的购物体验,也为规模化采购奠定了基础。公司约95%的商品直接向品牌生产商采购,减少了流通环节,实现了成本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凭借万店规模带来的巨大采购量,公司在面对上游供应商时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

但公司并未将议价能力获得的成本优势完全转化为利润,而是投入到提供高质价比的产品中。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万辰集团的产品零售价较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同类商品平均低约20%至30%,契合了当前消费市场的需求。同时,公司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约27%的SKU在传统零售渠道并不常见,为消费者带来了独家和新奇的购物体验。

高质价比产品与愉悦的购物体验提升了交易量。2025年前8个月,公司共完成约15亿笔交易,超过2024年全年的12亿笔。通过精准营销与会员体系运营,公司构建起规模可观且忠诚度高的会员群体。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和稳健的门店盈利模式吸引了大量优质加盟商,公司对加盟商不收取加盟费,只收取押金和一次性开户费用,降低了加盟门槛。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加盟店闭店率仅为1.9%,远低于行业均值。

然而,这种高度依赖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开始显露出局限性。2024年疯狂扩张9746家门店之后,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数骤降至1467家,营收增速也从247.9%放缓至106.89%。门店加密导致单店营收能力承压,2024年公司单店收入同比下滑5%至336万元,2025年一季度的年化营收进一步下滑至300万元。

此次赴港IPO,万辰集团募资将主要用于扩展和升级门店网络、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以及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等多个关键领域。除了为未来竞争储备资金,公司赴港IPO还有战略考量。港股聚集了大量消费及新经济投资者,更易对公司新零售模式给予合理估值;港股是国际资本窗口,上市可为未来并购海外品牌、供应链出海铺路。

但通往港股的道路充满挑战。除了高负债率、单店营收等财务压力,品控风险随着门店数量的激增而放大,如何在上万家的加盟体系中维持统一的品质与服务标准是巨大考验。同时,高层人事变动为公司治理增添了不确定性。2025年7月,公司完成管理层调整,创始人王健坤辞任董事长,由其姐原总经理王丽卿接任,其子王泽宁被任命为总经理,形成“姑侄共治”的新格局。行业内卷加剧,主要竞争对手鸣鸣很忙的门店数量已在今年9月突破2万家,对公司形成直接竞争压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