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外资券商人事调整再掀波澜,王允来或履新渣打证券CEO,行业转型进行时

   时间:2025-09-29 15:52:4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外资券商行业迎来管理层密集调整,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证券”)的人事变动引发市场关注。据知情人士透露,汇华理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允来即将离职,其下一站将赴任渣打证券首席执行官(CEO)。若该任命顺利落地,将填补渣打证券因原总经理离任导致的核心管理岗位空缺。

回顾渣打证券的管理层变动历程,2025年7月,原总经理耿琳突然离职,导致CEO职位空缺。为维持公司日常运营,渣打证券于8月宣布由首席合规官于铁艳代行CEO职务,同时由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官钟曦辰代行首席财务官(CFO)职责。此次拟接任CEO的王允来,职业生涯早期深耕海外市场,2000年底加入美国某金融机构,专注固定收益领域业务,并于2001年成为该机构唯一中国籍员工,负责亚洲市场拓展及与中国银行机构的业务合作体系搭建。

2010年,王允来回国后加入汇华理财,长期担任副总经理,并兼任销售及营销总监、首席市场官。他在财富管理业务拓展、跨机构合作及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曾主导推动中外资本衔接与金融科技平台建设。2023年9月,汇华理财原总经理包爱丽离职后,王允来曾临时接替管理职能,统筹公司日常运营。

行业分析师指出,外资券商的人事调整本质是“战略适配”。早期外资券商依赖国际团队获取牌照、搭建框架,如今则需依靠本土人才拓展业务、积累客户。王允来这类兼具海外背景与本土资源的管理者,能够快速打通“外资优势”与“本土需求”的断层,这正是渣打证券此次布局的核心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渣打证券是2020年中国取消外资在证券公司中持股比例限制后,首家获批新设立的外资全资控股证券公司。2024年3月22日,渣打证券在北京正式启动业务,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进入实质阶段。然而,从首年经营数据来看,渣打证券仍面临盈利压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0万元,但同期亏损高达7809万元,反映出外资券商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需应对业务拓展成本高、客户积累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

2025年以来,多家外资券商启动核心管理层调整。例如,大和证券(中国)首任总经理耿欣于7月离职,目前公司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野吕濑元太兼任。2024年,大和证券(中国)营收同比下滑超两成,净亏损较上年进一步扩大,仍处于成立初期的业务培育与成本消化阶段。

大和证券(中国)的发展脉络带有鲜明的“外资控股+本土合作”特征。该公司由日本大和证券集团发起设立,2021年取得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三大核心业务牌照。首任总经理耿欣全程参与筹备工作,主导完成设立初期的资质申请、团队搭建与业务框架搭建。从股权结构来看,截至目前,株式会社大和证券集团总公司持股51%,为绝对控股股东;剩余49%股权由两家北京国有资本持有,其中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3%,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6%。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外资控股+本土国资参股”的架构,既符合外资券商在华展业的监管导向,也能借助本土国资的资源优势,帮助公司更快适配国内市场环境。然而,从最新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大和证券(中国)与渣打证券类似,仍未摆脱新设券商“高投入、低回报”的初期困境。根据2024年年报,大和证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26.10万元,较2023年的6504.56万元同比下滑27.34%,核心业务营收规模出现收缩;盈利端压力更为明显,2024年亏损扩大至1.35亿元,较2023年的4857.55万元亏损额扩大178%。

对于亏损加剧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符合券商行业“长周期培育”的特性。新设券商在展业初期需承担场地租赁、系统建设、人员薪酬、合规风控等高额固定成本,而客户积累、业务规模提升需经历较长周期,短期内难以形成盈利闭环。多家外资券商如渣打证券、星展证券等在展业首年也均出现类似亏损情况,随着业务逐步铺开与规模效应显现,盈利状况有望逐步改善。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外资券业的业绩差距将长期存在,新设券商不应盲目模仿头部机构的“全牌照布局”,而应聚焦细分领域。例如,城堡证券2025年引入兴业证券原首席信息官李予涛,其主导的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和数字化转型经验,直接提升了城堡证券在中国市场的技术落地速度。渣打证券、大和证券2024年的亏损反映出“大而全”模式的高成本,反而不如像瑞银证券那样深耕高端财富管理,或像高盛专注投行、研究服务等,更容易形成盈利闭环。

相关分析师补充称,2025年的“换帅潮”不是偶然,而是外资券业从“合规展业”向“规模盈利”转型的必然选择。未来1-2年,本土高管的占比还将持续提升。综合来看,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共有16家外资证券公司,其中外资控股12家、外资全资4家。资产规模方面,外资证券公司总资产达507.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0.2%;经营业绩上,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13.7%,并实现净利润4.3亿元,较上年扭亏为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