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业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正加速推进旗下村镇银行的整合进程。交通银行近日完成对四川大邑交银兴民村镇银行的全资收购与吸收合并,成为继工商银行之后又一家实施此类改革的国有大行。
四川金融监管局最新批复显示,大邑交银兴民村镇银行将依法解散,其全部资产、负债及业务由交通银行全面承接。根据监管要求,交行已在当地设立成都大邑支行和成都大邑安仁支行,确保原有业务平稳过渡。此次整合早有布局——今年8月监管部门已批准交行受让8家企业法人持有的2.71%股权,实现对该村镇银行的100%控股。
清算工作于9月15日正式启动,交通银行成立专项清算组处理相关事宜。为保障客户权益,该行明确表示原村镇银行客户无需办理任何手续,所有业务将自动迁移至新设支行办理。对于其他债权人,银行依法设置45天债权申报期,确保各方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这种高效有序的整合模式,既体现了监管部门"一行一策"的改革智慧,也彰显了国有大行成熟的机构重组能力。
交通银行的改革举措并非个案。今年6月,工商银行已率先完成对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的收购,并设立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从交行半年报披露的信息看,该行除大邑村镇银行外,还控股浙江安吉、新疆石河子、青岛崂山三家村镇银行,持股比例均达51%。这些动作表明,国有大行正通过吸收合并方式优化村镇银行布局,响应监管部门引导银行业"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政策导向。
业内人士分析,村镇银行整合潮的兴起具有深层逻辑。部分村镇银行受规模限制面临经营压力,并入母行体系后可获得更强的资金支持和风控能力。对国有大行而言,这既是优化网点布局、提升区域服务能力的契机,也是落实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以交行为例,在成渝地区设立两家支行,将显著增强其在成都县域市场的服务覆盖,与其支持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形成有力呼应。
随着银行业改革持续深化,预计将有更多国有大行跟进整合旗下村镇银行。通过集约化经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或将成为中国银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这种改革模式不仅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更能通过资源整合提升基层金融服务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