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家长担忧二年级英语课时少,官方回应:课程安排有依据且合理!

   时间:2025-09-09 12:02:5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始终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科目。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重视。近日,深圳市龙岗区一位家长因孩子所在小学二年级英语课时安排问题引发社会关注,该事件折射出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减负政策与家长教育期待之间的矛盾。

据家长反映,龙岗区某小学二年级每周仅安排1节英语课,与周边学校同年级普遍开设的3节课形成鲜明对比,更明显低于三、四年级每周4节的课时量。家长特别指出,该校英语课时与语文科目每周7节的安排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学校禁止学生携带英语教辅材料的行为,被质疑为将教学责任转嫁给家庭。

针对家长诉求,龙岗区教育局于9月8日作出正式回应。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英语课程原则上应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系统开设。当前该区制定的课程计划中,一、二年级可开设以听说训练为主的英语地方课程,建议每周1课时,三至六年级则调整为每周3课时。教育部门明确表示,涉事学校的课时安排完全符合政策要求。

对于校际间课时差异问题,教育局进一步解释称,深圳市允许各学校在保持周总课时量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教学资源和课程特色灵活调整学科课时分配。这种差异化安排旨在鼓励学校探索特色教育模式,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学校必须采用统一标准。

关于教辅材料管理,教育部门强调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及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要求,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严禁推荐使用任何教辅资料。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教辅材料入校,旨在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压力,该措施与教学责任承担无直接关联。

该事件暴露出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层矛盾:一方面,家长普遍存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心理;另一方面,教育部门需要在政策框架内推进减负工作,防止低龄学生过早承受学科竞争压力。这种期待与现实的碰撞,反映出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元诉求。

教育专家指出,真正优质的教育不应简单等同于课时数量的累积或教辅资料的堆砌,而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成长体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既要保障基本教育公平,又要给予学校适当的自主空间;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使家长的教育诉求得到充分理解和回应。唯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教育共识。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