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文创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跨越历史与现代的鸿沟,将传统文化以新颖潮流的方式呈现给大众。从博物馆的珍藏文物到街头巷尾的时尚单品,文创产品正以一种“破圈”的姿态,让历史文化焕发新生。
甘肃省博物馆作为文创领域的佼佼者,依托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以创新思维推动文创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从“绿马”到“甘肃(不)土特产”,这些馆藏文物衍生出的文创产品,不仅展现了古老纹样的魅力,更融入了现代潮流元素,截至目前,甘肃省博物馆已推出超过900款文创产品。
敦煌市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同样令人瞩目。走进文创产品展示区,精美的飞天挂件、九色鹿书签以及融入敦煌元素的饰品、服饰等琳琅满目,每一件都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对敦煌文化的致敬,更是对现代审美的诠释。
文创产业的热潮不仅局限于博物馆,张掖市甘州区的00后文创策划师石昊,以“非遗+潮流”为灵感,将活版印刷技术应用于张掖丹霞、大佛寺等景点的明信片制作,推出了“可触摸的风景”系列文创产品。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更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带走了独特的文化记忆。
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张掖市甘州区旅游花费突破80亿元,其中文创产品销售额占比达到了10%。而在天水,天小仙、伏羲庙文创店也成为了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点。围绕城市地标、名优农副产品以及非遗产品等,当地设计出了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这些小小的文创产品,正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它们不仅成为了历史文化的别样表达,更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据统计,上半年全省文创产品销售额达到了2.1亿元,同比增长23.5%。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文创产业在推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