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业绩遭遇挑战,核心业务液态奶板块持续收缩,且目前尚未有其他业务板块能够填补这一空缺。
在8月27日晚间发布的财报中,蒙牛乳业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15.6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6.9%。同时,股东应占利润也下降至20.46亿元,同比下滑16.4%。与2023年上半年511.2亿元的营收相比,蒙牛在短短两年内营收规模缩减近百亿元。
财报分析指出,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原奶市场阶段性供给过剩,加之消费需求未能达到预期,乳制品行业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然而,得益于原奶价格的下降,蒙牛的成本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上半年毛利率因此提升了1.4个百分点,达到41.7%。
尽管成本有所优化,但蒙牛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却受到了联营公司现代牧业的拖累。作为奶牛养殖行业的领军企业,现代牧业超过七成的营收来自蒙牛这一大客户。今年上半年,现代牧业因淘汰低产效牛只而净亏损超过9亿元,这对蒙牛的净利润造成了5.45亿元的负面影响。
蒙牛过去曾通过资本运作扩大业务版图,包括收购贝拉米、并购妙可蓝多以及与现代牧业进行联营合作,以加强在奶粉、奶酪和上游供应链等方面的布局。然而,如今这些收并购公司却频频对蒙牛的利润造成冲击。特别是贝拉米,在2024年确认了超过39亿元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导致蒙牛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近98%。
在蒙牛的核心业务板块中,液态奶一直是最重要的部分,旗下特仑苏、纯甄、真果粒、每日鲜语等品牌广为人知,常年为集团贡献超过八成的营收。然而,近年来液态奶业务的营收却持续下滑,从之前的超820亿元缩减至2024年的730.7亿元,下滑幅度接近11%。
今年上半年,液态奶业务继续成为蒙牛下滑的业务板块,营收为321.92亿元,同比下降11.2%,营收占比也下滑至77.4%。财报指出,这一趋势主要受常温奶需求疲软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常温白奶是乳制品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而蒙牛在这部分缩水的营收目前尚无其他业务能够填补。
尽管液态奶业务表现不佳,但蒙牛的其他业务板块却呈现出增长态势。上半年,冰淇淋业务营收为38.79亿元,奶酪业务营收为23.74亿元,均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营收占比分别为9.3%和5.7%。然而,在乳制品行业内最赚钱的奶粉业务上,蒙牛却未能实现突破性增长,上半年奶粉业务营收仅占集团总营收的4%,为16.76亿元。
面对业绩挑战,蒙牛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支撑公司的持续发展。虽然冰淇淋和奶酪业务表现出色,但奶粉业务的乏力以及液态奶业务的持续下滑仍然是蒙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蒙牛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加强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