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服饰巨头太平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业绩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下滑,显示出服饰主业增长乏力的困境。与杉杉股份跨界新材料、雅戈尔涉足房地产不同,太平鸟始终坚守服饰领域,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数据显示,太平鸟在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28.98亿元,同比下降7.86%,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54.61%,仅录得0.78亿元。旗下四大品牌——男装、女装、少女装及童装,无一幸免,全线销售下滑。
业内人士指出,太平鸟的困境既源于外部环境的剧变,也与其内部战略调整有关。一方面,服饰行业竞争加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给太平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太平鸟品牌影响力逐渐衰退,门店数量连年收缩,进一步加剧了业绩的下滑。
作为宁波本土服饰品牌的代表之一,太平鸟曾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时尚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太平鸟的传统运营模式开始显露出疲态,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鸟的前任高管陈红朝的离职和减持也对公司业绩产生了一定影响。陈红朝曾是太平鸟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担任总经理多年,对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自2023年离职后,他不断减持太平鸟股份,合计套现约6亿元,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太平鸟的四大品牌业务,男装、女装、少女装和童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女装和男装作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下滑尤为明显。2025年上半年,女装收入同比下降10.45%,男装收入同比下降7.42%。少女装和童装业务虽然下滑幅度相对较小,但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
为了应对业绩下滑,太平鸟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成本。其中,大幅压缩门店数量成为重要手段之一。据统计,自2022年至2024年,太平鸟合计净关门店1841家,相当于每天关闭近两家门店。然而,尽管如此,公司的营业收入仍然一路下滑,从2021年的109.2亿元降至2024年的68.02亿元。
库存高企也成为太平鸟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产品销售不畅,公司存货规模不断攀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升至251.2天,较上年同期增加近63天。存货规模达到17.45亿元,其中库存商品占比高达96.8%。
在营销方面,太平鸟历来不惜重金投入,签约明星代言、推出联名款、与设计师合作以及利用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体进行推广。然而,在今年上半年,尽管营销费用率升至历史性的44.98%,却仍然无法拉动销售增长。这一数据无疑给太平鸟敲响了警钟,表明其传统的营销策略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