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近日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由于公司加大对高质量发展的投入,本季度营收增长速度放缓至7%,总收入达到1040亿元人民币。面对新的挑战,拼多多不仅延续了“百亿减免”的惠商政策,更进一步推出了“千亿扶持”新战略,旨在助力商家应对市场变化,推动电商生态的高质量发展。
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强调,在这个关键时期,公司全力以赴推进“千亿扶持”战略,通过加大投入回馈产业生态,为商家提供穿越经济周期的坚实支持。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促进了平台生态的持续繁荣,还加速了产业侧的转型升级,进一步释放了用户侧的消费潜力。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则表示,尽管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电商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但拼多多将坚定不移地专注于高质量发展,坚持消费者导向,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更多空间。他提到,在持续加大投入的过程中,虽然短期业绩可能会有所波动,但拼多多更注重长远价值,致力于生态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惠及消费者。
“百亿减免”政策自去年8月推出以来,已满一年,期间拼多多通过退还技术服务费、推广服务费等措施,为千万商家节省了大量经营成本。其中,仅推广服务费的退返就超过百亿元,许多商家因此每年能节省数百万元的推广费用,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河西走廊的马鬃山小镇,电商的普及让当地牧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他们现在可以通过拼多多购买发电机、水泵等生活用品,这些商品直接包邮到家,不仅种类丰富,而且价格实惠。拼多多的“电商西进行动”还免除了西部地区的物流中转费,进一步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了超过40%。
二季度,拼多多在“千亿扶持”战略的推动下,持续为商家降佣增效,并加大了对中小商家、新质商家以及品牌商家的扶持力度。其中,“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走进了多个农特产区,通过定制化扶持,帮助当地商家实现长效发展。例如,在云南昭通的乌蒙山腹地,拼多多商家利用智能化生产设备,将当地盛产的黄心土豆加工成不同口味的薯片,成功打开了全国市场,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增收。
拼多多的《2025农产品上行半年报》显示,在“多多好特产”的扶持下,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时令水果和海鲜水产的销量也分别增长了51%和48%。同时,农产品商家数量飞速增长,特别是00后商家的数量增长了超过30%。这得益于拼多多不断提升的农产品供应链和物流能力,推动了农特产业的转型升级。
拼多多的“新质供给”专项行动也加大了对产业带商家的扶持力度。通过走访多个产业带,深入了解商家需求,拼多多利用数字技术和新方式,积极探索产业升级的新思路。在义乌,拼多多帮助商家进行产品创新和研发,提高了产品的利润和市场竞争力,为义乌小商品打开了品牌化发展的新路径。
除了产业带商家,拼多多还积极赋能品牌商家,尤其是传统国货品牌。面对消费市场的新变化,拼多多与品牌商家展开全方位合作,助力其成功打开年轻化、细分化的市场,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促进了供给侧的优化升级,还进一步释放了拼多多的消费潜力。
拼多多在农研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第五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46支团队参赛,展示了AI种植、水培系统等多种前沿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有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还将为农研商业化创造更大的价值。
赵佳臻表示,拼多多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深入推进“千亿扶持”战略,把资金用在提升用户体验、优化商家服务和促进产业升级上,努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的多方共赢生态,推动电商行业向着更普惠、更开放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