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的聚光灯下,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们于8月22日晚集体亮出了它们的“期中考试成绩单”。这一举动颇为引人注目,因为多家原本计划在8月30日公布半年报的企业,纷纷提前至22日披露业绩。
隆基绿能(601012.SH)作为行业佼佼者,其半年报透露,尽管公司致力于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实现了组件销量的显著提升,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导致公司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已有所收窄,这无疑为公司带来了一丝曙光。
同样,早在8月上旬便率先公布半年报的爱旭股份(600732.SH),其业绩也呈现出类似的积极趋势,上半年亏损大幅减少,并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单季盈利,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整个光伏行业正面临着“反内卷”的压力,而7月份产业链价格的回暖,似乎为下半年的业绩改善埋下了伏笔。行业内部正在积极寻求转型与升级,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隆基绿能的具体成绩单显示,尽管组件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硅片海外销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但营业收入却同比下滑了14.83%,归母净利润为负,亏损达25.69亿元。这一“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反映了当前光伏行业的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另一光伏巨头通威股份(600438.SH)的半年报也揭示了行业的复杂性。尽管在多晶硅、电池和组件销售方面均有所增长,但多晶硅销售同比减少,且归母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这凸显了行业内部各环节的竞争与调整。
晶澳科技(002459.SZ)同样面临着业绩亏损的困境,但其在第二季度的亏损环比有所收窄,组件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的减少,预示着存货同产能的减值可能已接近尾声。
相比之下,天合光能(688599.SH)的半年报则显得较为黯淡。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营业收入也大幅下滑。面对光伏行业供需失衡及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天合光能表示,若下半年行业供需矛盾持续加剧,公司业绩可能继续波动乃至下滑。
在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光伏行业周期反转问题上,多家企业的半年报并未给出明确答案。但行业内部正在积极寻求变化,中央财经委员会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倡议,都在呼吁加强行业自律,抵制恶性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尽管当前光伏行业仅出现了拐点的初步迹象,但业内普遍认为,一旦产业链产品价格能够顺利走出谷底并完成修复,行业将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持续“增量”的背景下,光伏行业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