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延迟退休及社保缴费年限的讨论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特别是针对70后男性网友的疑问,关于2025年延迟退休后,缴费15年能否正常退休的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众多讨论中,“强制社保”的消息尤为引人注目。这一政策若全面铺开,小企业及个体户员工也将被纳入社保体系。那么,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缴费多少年后才能享受到退休待遇呢?
针对这一疑问,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对于1965年至1969年出生的男职工、1970年至1974年出生的女干部以及1975年至1979年出生的女职工而言,他们仍然可以在缴满15年社保后正常退休。然而,对于70后男性、75后女干部以及80后女职工来说,这一“门槛”将有所提高。
具体而言,从2030年开始,我国将逐步提高社保的最低缴费年限。这意味着,在2025年至2029年期间退休的人群,其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但在此之后,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实施,退休年限与缴费年限都将有所调整。
以男职工为例,延迟退休政策采取的是渐进式调整方式,即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因此,出生于1965年1月至4月的男职工,其退休年龄将延迟1个月;而出生于5月至8月的男职工,则延迟2个月退休。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每个人的退休时间。
根据这一政策,出生于1965年至1968年的男性仍然可以在2030年之前退休,且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然而,从1969年开始,男性的缴费年限将逐渐超过15年。到2039年退休的男性,其缴费年限将达到20年。
我国还实施了弹性退休制度,允许部分人员提前退休。以1969年12月出生的男性为例,其原本需要延迟1年3个月退休,即61岁3个月。但如果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则可以在减去这1年3个月后,于2029年12月退休,且只需缴满15年社保。
对于女干部和女职工而言,其退休政策同样有所调整。女干部的退休年龄原本为55岁,现在也是每4个月延迟1个月。而女职工则更为特殊,其退休年龄原本为50岁,现在调整为每2个月延迟1个月。这意味着,从1975年开始出生的女干部和女职工,其最低缴费年限都将逐渐超过15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1984年开始出生的女干部和从1989年开始出生的女职工,其最低缴费年限都将达到20年。这意味着,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要想享受退休待遇,就需要缴纳更长时间的社保。
因此,对于那些尚未缴纳社保且年龄已超过40岁的人群而言,他们需要慎重考虑是否要加入社保体系。因为要达到20年的缴费年限,很可能需要延迟几年才能退休。这一政策调整无疑将对人们的退休规划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