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消费降级还是升级?于东来揭秘消费背后的真相

   时间:2025-08-21 15:31:24 来源:易服通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最近,社交平台上“消费降级”的讨论热度持续升温。从超市货架上被抢购一空的临期食品,到消费者从星巴克转向瑞幸9.9元爆款饮品,再到家电选择从国际大牌转向国货平替,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指向一个消费趋势的变化。然而,当电商平台财报发布后,这种讨论变得更加激烈。拼多多的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0%,而京东同期的高端家电销量却出现环比下滑,这种看似矛盾的市场表现,引发了更多关于消费趋势的争议。

在这场讨论中,零售界传奇人物于东来的观点尤为引人注目。于东来是河南许昌、新乡地区知名超市胖东来的创始人,这家超市以极致性价比和变态级服务著称,被网友称为“零售界的海底捞”。于东来最近在一次行业分享中表示:“现在根本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消费者终于开始懂‘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了。”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于东来认为,当前所谓的“消费降级”并非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而是市场上充斥着价格虚高、品质堪忧的“伪高端”产品。当消费者发现这些产品并不值得他们支付高价时,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商品。胖东来自身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通过提供极致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年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次,顾客满意度常年维持在98%以上。

于东来的观点揭示了消费市场的深层逻辑:供给侧的价值错位是导致消费低迷的重要原因。当企业不再依赖品牌溢价和过度包装,而是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时,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会被重新激活。这种“优质供给创造需求”的逻辑正在改写消费市场的游戏规则。

同时,消费者的认知也在悄然升级。过去,人们可能会因为品牌光环或价格标签而盲目消费,但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理性判断商品的实际价值。比如,在购买水果时,消费者不再非进口车厘子不买,而是会考虑本地当季的草莓,虽然价格更低,但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并不逊色。这种从“盲目追随”到“理性判断”的转变,正是消费认知升级的体现。

消费趋势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从2020年到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现了年均6.8%的复合增长,跑赢了同期CPI的年均涨幅。这种增长并非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消费者用“新算法”规划开支的结果。他们更愿意在生鲜电商平台购买高品质食材,在直播间抢购品牌家电,通过社区团购降低日常消费的边际成本。

消费市场的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消费规模的扩张上,更体现在消费结构的质效提升上。如今,服务性消费和体验型消费在居民人均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教育、医疗、文旅等发展型消费的增速显著高于传统品类。这种变化说明,消费者不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享受。

企业的应对策略也需要随之调整。大型品牌需要剥离非核心价值的泡沫,用可感知的功能创新替代抽象的品牌故事;中小企业则可以通过区域深耕建立护城河,用极致的服务和性价比赢得消费者;电商平台则需要在低价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建立透明的评价体系,让性价比可视化。

总的来说,当前的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成熟和挑剔,他们不再为品牌溢价和过度包装买单,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实际价值和使用体验。企业要想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紧跟消费趋势的变化,不断创新和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