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港交所中期业绩亮眼,外资投资趋势能否持续升温?

   时间:2025-08-21 09:13:06 来源:观点新媒体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港交所近日揭晓了截至2025年6月底的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出该交易所的强劲增长态势。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港交所一直在不断优化市场机制、改进营运流程以及丰富产品线,旨在使市场更加便捷,吸引更多投资者,使香港在资产配置中获得更大份额。

据报告,截至6月底,港交所股东应占盈利达到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09%,每股基本盈利为6.74港元。同时,港交所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6港元,同比增长37.61%。收入和溢利均创下集团半年度历史新高。

在业绩期内,港交所的收入及其他收益总计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2.53%。主要业务收入为129.54亿港元,增幅达到33.68%,这主要得益于现货及股票期权市场成交量的历史新高、存管费用的增加以及保证金规模扩大带来的投资收益净额上升。公司资金的投资收益净额也达到了10.44亿港元,同比增长15.87%。

EBITDA利润率在期内达到79%,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显示出港交所的高效运营和盈利能力。

新股市场方面,香港继续展现强劲增长,上半年集资额位居全球首位。期内共有44家公司上市,新股集资总额高达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超过7倍。截至6月底,处理中的新股上市申请数量已增至207宗,几乎是去年年底的2倍。

陈翊庭表示,上半年新股市场繁荣,使香港重新夺回全球榜首的位置。目前,约有230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候上市,且还有更多企业正在接触中。随着内地新股上市审批速度加快,香港与内地交易所有望实现互补和错位发展。下半年,港交所计划推出多项新措施,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包括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准备工作、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的定价新规以及推出降低证券交易最低价格波动价位的第一阶段措施。

对于延长交易时间的讨论,陈翊庭回应称,港交所致力于使市场更加便捷,但目前对于延长交易时间没有既定立场。她强调,必须充分分析延长交易时间对流程的影响以及如何降低风险管理。她担忧无缝交易可能导致在交易出错时缺乏修正的空间。不过,她透露,领航星系统已有条件将衍生产品交易时间进一步延长。

港交所发布的关于缩短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至T+1的讨论文件咨询期将于9月1日前结束。首席营运总监刘碧茵表示,预计到2027年底,全球88%的股票市场交易将采用T+1或T+0结算周期。因此,香港不能与国际市场脱轨。她透露,中央结算系统(CCASS)将在今年底支持T+1运作。

关于改善交易单位制度的讨论,市场主管余学勤指出,现有交易单位多达40种,统一为一种将是重大变革,并需要考虑托管银行等参与者的配合度。他透露,计划在今年年底就调整港股每手交易单位征询市场意见。

在资本开支方面,港交所期内开支大增5.5倍至26.57亿港元,主要用于衍生产品平台“航星衍生产品平台(ODP)”的开发。首席资讯总监梁松光补充说,除了新项目投入,提升和维持现有设施也需要资本投入。他强调,港交所在成交量激增时仍具备充足的处理能力。

上半年,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倍。期货及期权产品的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超过170万张,增长11%。同时,香港ETF市场持续增长,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338亿港元,同比增长1.84倍。

沪深股通及港股通的成交量也创下半年度新高。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达到1713亿港元,同比增长32%;南向交易日均成交额激增近2倍至1110亿港元,反映出内地投资者对离岸市场的参与度不断提高。

债券通北向通的交易量也持续增长,上半年日均成交额达到459亿港元,同比增长3%。陈翊庭表示,投资者对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关注度正在回升。她认为,当市场寻求分散美元资产的替代产品时,香港的新股项目将提供丰富的投资机会。

财务总监许亮华透露,港交所内部基金规模超过350亿港元,其中约70亿港元为外部管理组合。公司将套现这部分资金以支付购置总部物业的费用,目前已回笼约六成资金。由于投资组合规模缩减和利率环境变化,预计下半年的投资收益净额将受到影响。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