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轻奢珠宝品牌潘多拉,以其独特的“手链+串珠”DIY模式风靡全球,吸引了无数追求个性化配饰的消费者。然而,这个在国际市场上业绩斐然的品牌,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潘多拉集团近日发布的二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尽管全球范围内计划净新增25至50家概念店,但在中国市场,潘多拉却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现实,预计关闭多达100家概念店,这一数字远超此前预期的至少50家。市场消息还传出,潘多拉将在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裁员。
一位潘多拉销售人员向记者证实,中国区的关店计划与裁员计划正在同步进行。他透露,一旦门店关闭,店内工作人员将收到赔偿金,但不会被安排至其他门店工作。这无疑给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曾几何时,这个以“故事化”营销和亲民价格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的品牌,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然而,自2019年达到销售巅峰后,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便逐年下滑。从2021年至2024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分别为11.26亿丹麦克朗、7.37亿丹麦克朗、5.64亿丹麦克朗和4.16亿丹麦克朗,与中国市场营收占比巅峰时期的9%相比,如今已降至微不足道的1%。
潘多拉在中国市场的失利,与其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不无关系。虽然潘多拉以其独特的DIY模式和丰富的珠子款式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但其产品材质却成为了消费者诟病的焦点。大量使用合金、925银、氧化锆石和珐琅的潘多拉饰品,不仅不保值,还容易氧化发黑。这导致了许多消费者在购买后不久便对品牌失去了信心。
在二手市场上,潘多拉的回收行情同样不容乐观。多位二手奢侈品商家表示,由于潘多拉不算奢侈品且不够保值,因此回收价格十分低廉。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潘多拉手链及串珠的回收价甚至低至每颗10至30元,而这些珠子原价却高达四五百元左右。许多消费者反映,他们花费数千元购买的潘多拉手链在二手市场上难以卖出理想的价格。
面对中国市场的困境,潘多拉显然不愿坐以待毙。据悉,潘多拉小程序将于近期公布大中华区品牌大使,这或许是其试图重振中国市场的一步棋。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日益挑剔的眼光下,潘多拉能否在中国市场重拾昔日辉煌,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