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A股市场呈现出强劲的上行态势,沪指成功突破去年10月8日的高点,创下了近四年来的新高。在这一波上涨行情中,券商股作为“牛市旗手”也一度强势冲高,其中,国盛金控更是实现了连续两天的涨停。
目前,正值券商2024年年报分红方案陆续实施以及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逐步披露的关键阶段。根据Wind数据的梳理,多家券商如第一创业、华林证券、方正证券、西南证券等,在2024年的分红力度相较于2023年实现了翻倍增长,其中,华林证券的分红规模更是达到了2023年的十倍之多。
截至8月13日,已有十余家上市公司制定了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并提出了未来三年的股东回报规划。而在过去两年,进行中期分红的上市券商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家和1家。在证监会的引导下,2024年进行中期分红的券商数量大幅增加至26家,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突破。
在分红诚意方面,头部券商往往展现出更大的力度。虽然目前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具体规模的券商还相对较少,但2024年年报分红情况已经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从2024年年报每手分红力度来看,广发证券以每手40元的高分红位居榜首,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紧随其后,每手分红分别达到了37.7元、37元和35元。
在多家券商慷慨撒钱的同时,华林证券的分红增长尤为引人注目。其2024年度分红总规模达到了1.08亿元,而2023年仅为0.108亿元,实现了近十倍的增长。方正证券、红塔证券、西南证券等中小券商的分红力度同样提升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上市券商的分红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过去,上市券商往往仅进行年报分红,而中期分红和季度分红较为少见。但在监管层的倡导下,2024年以来进行多次分红的上市券商数量明显增加。以中期分红为例,2022年仅有2家上市券商进行中期分红,2023年减少至1家,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经大增至26家。
多家券商已经制定了未来三年的股东回报规划。截至8月13日,已有十余家券商公布了2024年至2026年的股东回报规划,同时,还有至少四家券商制定了2025年至2027年的规划。随着上市券商半年报的陆续发布,预计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的券商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从分红诚意来看,头部券商在每手分红方面展现出更大的力度,但中小券商在股利支付率方面则表现出更高的诚意。例如,在股利支付率超过50%的券商中,国联证券以80.04%的比例位居榜首,红塔证券和西南证券紧随其后,股利支付率分别为63.59%和61.76%。相比之下,头部券商的股利支付率普遍较低,维持在30%左右,甚至有个别头部券商的股利支付率不足20%。
然而,高分红并不等同于高投资价值。分红力度的大小需要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业务架构和资金充沛度等综合因素来考量。对于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后续展业资金投入需求较低的上市公司来说,大规模分红是可行的;但对于业务拓展需要较高资金投入的上市公司来说,过大的分红规模可能会对展业产生不利影响。
不同券商的业务架构也决定了其分红力度的差异。例如,中金公司在科创板跟投等重资本业务方面投入较大,同时在人均成本较高的欧美市场投行业务上布局较多,使得其资本金相对紧张,适宜分红的资金规模受限。而中小券商则更多聚焦于自营、资管等传统业务,这些业务对资本金的需求相对较低,因此,相较于头部券商,创收较好的中小券商反而可以将更高比例的净利润用于分红。
在评价券商分红诚意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而非仅关注每手分红金额这一单一指标。由于上市券商股本大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即使某家券商的每手分红规模较低,但其分红总规模可能仍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