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航运巨头转向新兴市场,全球贸易再平衡之路怎么走?

   时间:2025-08-13 00:15:3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国际航运市场风云变幻,多家航运公司纷纷调整航线策略以应对市场波动。继MSC地中海航运暂停美西航线服务后,中联航运也紧随其后,决定暂缓重启该航线计划。

自8月以来,北美航线市场的运价持续走低。尽管中国对美国出口订单减少,转而加速向欧洲市场拓展,但欧洲-地中海航线受备货期提前影响,运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下行压力。这一趋势在最新的航运数据中得到了体现。

据一位国际航运物流业观察人士分析,当前美线航运市场形势严峻,新加入的航运公司共舱船舶挂靠长滩港面临巨大挑战。市场的狂热情绪已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深刻的教训。在此背景下,MSC地中海航运推出西非、南美新航线,标志着航运巨头正加速布局新兴市场,这一动向背后透露出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贸易新趋势。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在近期财报会议上指出,若美国市场全年保持疲软,今年货量增长率将取决于中国出口强度的持续性。他进一步表示,全球贸易可能正处于“再平衡”阶段,美国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而中国则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若此趋势持续数年,中国工业产能将有力支撑市场需求超预期增长。

国际航运巨头们纷纷披露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达飞轮船集装箱装载量同比下降,而马士基海运业务货运量则同比上升。柯文胜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尽管运价下行,但马士基货量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压力。然而,对于大多数航运公司而言,运价波动仍对收入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关于未来运价走势,柯文胜分析认为,第二季度末的即期运价高于第一季度末,第三季度初运价仍处于较高水平。若需求能够持续,运价预计将缓慢回落,但仍维持在较好水平。关键在于第四季度,一旦中国出口放缓,即期运价可能出现明显调整,这将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并影响下一年度的合同运价。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多数航线市场运价继续下行,北美航线运输需求增长乏力。具体数据显示,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的运价均较上期大幅下跌。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速虽高于美国,但欧洲航线运输市场供求关系疲软,运价同样出现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马士基上半年滞期费收入增长显著,这反映了市场疲软导致客户提箱速度变慢的现状。柯文胜表示,预计第三季度滞期费收入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因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更高滞期费收入。这一趋势表明,货主对后市持谨慎观望态度。

在现货市场表现方面,近期欧线运价呈现明显下行态势,反映出市场供需格局的动态变化。从中国出口活动来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呈现常态季节性波动特征。聚焦欧线市场,船司已开始主动降价揽货的竞争周期。

与此同时,航运巨头们正积极布局新兴市场。马士基上调了全年集装箱货运量同比增长预期,原因是集运需求强劲,尤其是欧洲、拉丁美洲、西亚和非洲等地区。在此背景下,多家航运公司纷纷推出新航线服务,以拓展新兴市场。

MSC地中海航运新增了西非、南美航线服务,而一家中资航运公司也推出了连接南亚次大陆和中东市场的全新航线。宁波航运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东、印巴航线运价上涨幅度较大,这主要得益于班轮公司持续控制航次停航,导致舱位紧张情况加剧。

货代行业人士表示,印巴航线运价上涨主要受地缘冲突后补货需求推动,预计后市将持续上涨。同时,华东宁波及华南多地运往中东、印度的白色家电产品开始大量出运,中东航线价格预计在9月中旬达到高点。南美航线市场则呈现分化态势,南美东航线价格下行较快,而南美西航线价格则起伏不定。

从航运巨头的新兴市场布局与航线运价走势来看,全球贸易新增长点正在显现。马士基CEO柯文胜预计,红海航线受阻将持续全年,并可能引发新拥堵。除北美地区外,所有地区均可实现收入同比增长。他指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持续扩大份额,尤其是在电动车、太阳能、风电、化工等领域,中国品牌崛起为集装箱运输需求带来了强劲驱动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