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高端零售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在恒隆地产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主要风向标之一,恒隆地产此次在财报中不再将旗下内地商场划分为“高端”及“次高端”类别,这一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
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伟柏解释称,这一调整是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下,非奢侈品品牌对商场租赁空间和销售额的重要贡献。他指出,这些品牌贡献了80%的租赁空间和50%的销售,因此“以客为尊”成为新的运营策略核心。
这一策略转变的背后,是消费者习惯的显著变化。恒隆在财报中提到,客户对高端消费的态度渐趋谨慎和理性,转而更加注重消费的实际价值和体验。这一趋势促使恒隆开始根据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来规划商场的品牌组合、场景打造及服务供给。
从业绩数据来看,恒隆地产的这一策略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内地的10座商场中,有7座商场的收入同比持平或上涨,出租率也呈现出积极态势。整体而言,内地商场收入总额为24.12亿元人民币,同比基本持平,结束了此前的下跌趋势。
不仅仅是恒隆地产,其他商业企业如太古地产也表现出类似的市场策略调整。太古地产在财报中显示,其内地零售物业的应占租金收入在剔除汇率影响后实现了同比增长,租户销售额也保持稳定。特别是在北京太古里北区及上海兴业太古汇等项目上,尽管面临商户调整,但销售额依然实现了增长。
在奢侈品市场方面,四大奢侈品集团的财报也反映了中国市场的复杂态势。LVMH集团在中国市场表现出需求改善的迹象,而爱马仕则出现降温。Prada集团整体增长,但主品牌在中国市场略显承压,而MiuMiu则成为增长的核心引擎。开云集团则面临营收下滑的挑战,其中Gucci表现不佳,而Bottega Veneta相对稳健。
与此同时,一些新消费品牌如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则展现出耀眼的业绩。泡泡玛特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老铺黄金上半年销售业绩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引发市场关注。
在零售商拓展谨慎的背景下,高端商场开始更加注重多元化业态和品牌的引入,以支撑业绩和出租率。恒隆地产通过引入时尚生活、潮流时装及运动品牌,增加餐饮选择等方式,提升对年轻客群的吸引力。太古地产则通过聚焦高端零售与首店经济,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并利用数字化工具优化运营。
国内原创设计师品牌、生活方式门店以及轻奢品牌门店也开始向高端商场靠拢,以获得更大的曝光和品牌影响力。老铺黄金作为新消费品牌的代表,2025年在国内净开6家门店,均位于高端及热门商圈,成为富裕及中产消费者的新宠。
整体来看,高端商场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既需要持续吸引高净值客群和年轻富二代,也需要开始拉拢大众客群。通过多元化的业态和品牌组合,以及创新的运营策略,高端商场正在努力实现“既要又要还要”的目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