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资本市场的一起重大财务造假案浮出水面,涉及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高鸿)。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消息,该公司被指控长期进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具体细节令人震惊。
证监会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ST高鸿自2015年起,通过一系列无商业实质的“空转”和“走单”业务,包括笔记本电脑和IT系统等产品的虚假贸易,大幅度虚增了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证券法律法规,而且严重误导了投资者。
据披露,*ST高鸿的造假手段多样,其中一种模式是通过构建“资金—合同—物流单据”的闭环来虚构交易,但实际上并无任何货物流转。从2015年至2023年,该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累计虚增营业收入接近200亿元,部分年份的虚增比例甚至高达49.38%,同时虚增利润总额超过7620万元。
更为严重的是,证监会还发现*ST高鸿在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过程中,相关文件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期间的虚假业务收入和利润数据,成功募集了12.50亿元资金。这一行为构成了欺诈发行,进一步加剧了其违法违规的严重性。
对于这起财务造假案,证监会决定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严厉处罚。据透露,*ST高鸿及其董事长付景林、财务总监丁明锋等人将面临合计超过1.6亿元的罚款。其中,*ST高鸿本身将被处以1.35亿元的罚款,付景林和丁明锋分别被罚款750万元和600万元。涉及的其他责任人如曹秉蛟和南京庆亚贸易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江庆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除了面临巨额罚款外,*ST高鸿还可能面临被强制退市的命运。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如果公司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其股票将被终止上市。目前,*ST高鸿已经发布了风险提示公告,承认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可能因此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这起财务造假案不仅揭示了*ST高鸿在内部管理上的严重漏洞,也对资本市场的公信力和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巨大打击。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类似的违法违规行为必将受到更加严厉的惩处,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