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资本市场对雅下水电项目展现出浓厚兴趣,带动了相关概念股的活跃表现。设计总院、深水规院、西藏天路、东方电气及铁建重工等企业股价纷纷上扬,这一总投资额高达1.2万亿元的水电工程,不仅让能源行业热血沸腾,也将市场焦点引向了储能这一潜力无限的领域。
储能产业,作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其发展前景备受瞩目。据机构预测,至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5.1GWh,预示着一个万亿级市场的崛起。那么,储能究竟为何物?其产业链中隐藏着哪些领军企业?
储能,简而言之,就是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例如,太阳能的存储与释放便是储能应用的生动实例。从技术分类来看,储能主要包括热储能、电储能和氢储能三大类,其中电储能又可细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涵盖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钠硫电池等;机械储能则以抽水蓄能为主,还包括压缩空气蓄能和飞轮储能等形式。
抽水蓄能作为当前主流的储能方式,技术成熟且成本相对较低,但其选址要求高,建设周期长。相比之下,电化学储能,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转换效率及成熟的产业链配套,展现出显著优势。在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占比高达90%,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主流。
磷酸铁锂电池因其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及环保性方面的表现,更适用于储能场景,成为当前电化学储能的发展方向。在产业链中,电池成本占比近60%,储能变流器(PCS)占20%,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能量管理系统(EMS)则分别占5%至10%。涉及储能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中,派能科技、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比亚迪及固德威等企业表现抢眼。
在电池领域,磷酸铁锂被视为未来储能的主要路径。中天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及亿纬锂能等企业,作为A股电池行业的佼佼者,正积极布局磷酸铁锂电池业务。而在储能变流器(PCS)方面,国电南瑞、阳光电源、固德威、英威腾、汇川技术及锦浪科技等公司处于领先地位,未上市的华为也是该领域的绝对龙头。
至于电池管理系统(BMS),当前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但预计未来将由动力电池厂商主导。宁德时代、比亚迪及国轩高科等企业已涉足该领域,致力于提升储能系统的整体性能与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述内容仅基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谨慎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