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至,标志着秋天的脚步悄然而至。今日13时52分,我们迎来了这一季节更迭的重要时刻——立秋。
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其确立源于古人对天文现象的精准观察。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35度时,即为立秋之交节。尽管每年立秋在公历中的日期略有浮动,但大致固定在8月8日前后。值得注意的是,立秋的时刻不仅精确到日,更细化到时分,如近年来立秋的具体时刻便各有差异。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作为我国现代天文年历的权威编算机构,每年都会依据精密的历算方法,计算出次年的农历日历,包括各个节气的确切时刻,精确至分钟,并在《中国天文年历》中正式发布。这一传统,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文的敬畏之心,也展现了现代科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民间,人们常以立秋的时间来区分“早立秋”与“晚立秋”。以中午12点为界,若立秋时刻在12点之前,则为早立秋;反之,则为晚立秋。今年的立秋时刻为7日13时52分,显然属于晚立秋。
随着立秋的到来,三伏天也即将进入尾声。末伏始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并持续十天。据推算,今年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8月9日,因此,8月9日至18日为末伏时间,8月19日则正式出伏。
立秋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更是人们对自然规律深刻认识的体现。在这一刻,我们不禁感慨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满怀期待地迎接秋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