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长久以来一直是全球投资界的焦点。众多投资者追随其脚步,试图复制其成功。然而,最近伯克希尔发布的财报却显示,公司净利润大幅下跌,引发了广泛关注。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在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925.1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36.53亿美元略有下滑。更令人瞩目的是,归属于伯克希尔股东的净收益仅为123.7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03.48亿美元相比,暴跌了59%。这一数字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尽管面临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却仍然保持高位。从3月底的3470亿美元小幅下降至3441亿美元,这是三年来首次出现减少。这一现金储备被视为巴菲特的“现金弹药”,用于在合适时机进行大规模投资。然而,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巴菲特似乎一直在寻找最佳的投资机会。
在持仓方面,伯克希尔的前五大持仓分别为美国运通、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和雪佛龙。尽管公司股价从历史高点回落超过10%,但伯克希尔在2025年上半年并未回购任何股票。伯克希尔还对其所持卡夫亨氏股份计提了38亿美元的减值,将其持股的账面价值下调至84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伯克希尔在二季度抛售了约30亿美元的股票,这是连续11个季度净卖出股票。这一行为无疑表明了巴菲特对当前资本市场的谨慎态度。他曾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如果公司股价被高估,绝不会回购股票。这一原则在伯克希尔的投资策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那么,巴菲特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策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伯克希尔净利润的大幅下降并非全然源于经营不善或投资失误。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投资组合中资产估值的变化所导致的。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的价格频繁起伏,进而影响到投资组合的价值。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伯克希尔的业绩波动是市场环境的自然反映。
其次,巴菲特对于当前资本市场的谨慎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价值投资的坚守。他善于在市场恐慌时买入被低估的资产,在市场狂热时卖出高估的资产。然而,在当前市场中,符合其价值投资标准的资产越来越少。他认为市场整体处于一种高估状态,继续持有大量股票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他选择了连续净卖出股票的策略。
美股市场的现状也让巴菲特陷入了困境。多年的上涨使得股票价格越来越高,许多股票变得越来越贵。对于注重安全边际的巴菲特来说,这种高估值的股票显然不符合他的投资标准。他深知一旦买入价格过高,即使企业本身质地优良,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获得理想的回报。因此,尽管他渴望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来运用手中的资金,但美股市场的现状让他难以出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巴菲特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姿态——持币待购。他正在积极积蓄力量,等待着更好的投资机会的到来。他的团队也在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动态和企业基本面的变化,力求捕捉到下一个重大的投资机遇。这种看似被动实则主动的策略体现了巴菲特作为长期价值投资者的独特优势——无与伦比的耐心。
尽管伯克希尔哈撒韦近期业绩不佳且频繁卖出股票,但这并不能说明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相反,这一切都是基于对公司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所做出的审慎决定。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拥有足够耐心等待真正值得投资的机会到来,或许是所有投资者都应该学习的重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