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业在股市中展现出强劲势头,连续两个交易日成为大盘的重要支撑力量。工商银行与农业银行在早盘阶段便迅速攀升,涨幅均轻松超越0.5%,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及民生银行的涨幅更是超过了1%。
在银行类ETF领域,一款结合40%港股银行与60%A股银行的银行AH优选ETF(代码517900)近期表现尤为亮眼,一度上涨0.7%,并在短短两天内吸引了超过2360万元的资金流入。
这一波上涨的背后,源于保险资金配置策略的根本性调整。监管机构大幅放宽了险资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上限,最高可达30%,这一变化为市场释放了万亿级别的增量资金空间。
在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险资急需在二级市场寻找具备“类债券属性”的投资标的。银行业凭借其国家信用背书的安全性以及5%-7%的稳定股息率,恰好满足了险资的需求。可以说,当前银行股已成为险资的新宠,被视为“新国债”,其国家队背景与稳定的股息收益,预示着未来十年内险资对其增配将成为大势所趋。
已公布上半年业绩的五家上市银行均实现了营收与净利润的双重增长,进一步巩固了银行板块的基本面。其中,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均突破百亿元大关,分别达到147.72亿元和116.62亿元。杭州银行、青岛银行及齐鲁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16%,表现尤为出色。
从营收层面来看,宁波银行与杭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均超过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1%和3.89%。尽管其他三家银行的营业收入未达百亿元,但也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整体来看,银行股在今年的表现尤为抢眼。截至8月4日,年内累计涨幅超过20%的A股银行已有9家,且超过六成的银行股累计涨幅超过10%。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银行的表现更为出色。数据显示,银行AH指数(全)的年内涨幅远超中证银行指数全收益与申万银行指数,涨幅高达21.42%。
前文提及的银行AH优选ETF(517900)正是跟踪这一指数,且作为两融标的,其年内净流入资金已超过8亿元,份额增幅高达624%,增速在银行类ETF中独占鳌头。
传统的银行ETF往往面临单一市场暴露的风险,可能错失港股的高股息红利,或踏空A股的政策催化行情。而银行AH优选ETF则通过每月自动比价,智能选择A股与H股中更具性价比的银行股,从而在低波动的银行资产上实现稳健积累。
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中,寻找那些被时代浪潮所托起的基石资产尤为关键。银行股结合AH轮动的策略,或许正成为这样的投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