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财报发布,业绩亮眼震撼能量饮料市场。
东鹏饮料近日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无疑在平静的能量饮料江湖中投下了一颗震撼弹。数据显示,公司在上半年实现了107.37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高达36.37%,净利润也达到了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这是东鹏饮料历史上首次半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业绩之强劲令人瞩目。
东鹏饮料的这份成绩单,不仅让市场为之惊叹,也让券商们纷纷看好其未来发展。例如,国泰君安在研报中预测,到2026年,东鹏特饮的营收有望突破200亿元,成为继可口可乐、红牛和农夫山泉之后的第四大超级单品。这一预测无疑为东鹏饮料的未来增添了更多期待。
与中国红牛(华彬集团旗下)的对比也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虽然中国红牛尚未披露2025年半年报,但根据去年的数据,华彬集团整体营收为219.8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中国红牛实现销售额210.9亿元。而东鹏饮料上半年的营收已经接近这一水平,全年突破200亿销售额似乎已成定局。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盈利能力,东鹏饮料都展现出了与中国红牛分庭抗礼的实力。
市场份额方面,东鹏特饮的表现同样抢眼。据马上赢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东鹏特饮以36.94%的份额位居功能饮料市场第一,中国红牛则以33.43%的份额排名第二。在2022年第一季度到2024年第三季度期间,东鹏特饮和中国红牛交替坐上市场“一哥”的宝座,东鹏饮料的崛起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东鹏饮料的业绩狂飙,背后有着多重深层次原因。一方面,中国红牛与泰国红牛之间的商标大战为东鹏饮料提供了一定的市场机遇。受官司影响,中国红牛的部分销售渠道被迫撤下,品牌形象和信任度受到一定冲击,这为东鹏饮料等友商提供了崛起的良机。但更为关键的是,东鹏饮料自身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才是其业绩狂飙的根本原因。
在研发创新方面,东鹏饮料不断加大投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增51.51%,显示出公司对研发创新的高度重视。围绕超级大单品东鹏特饮,东鹏饮料推出了包括补水啦等在内的“1+6”品牌矩阵,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上半年,补水啦的营收高达14.93亿元,增速惊人。
在海外市场,东鹏饮料也加快了布局步伐。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东鹏饮料不仅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还在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地深耕本土化营销策略。截至目前,东鹏饮料的产品已经出口至海外2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拓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大单品东鹏特饮,东鹏饮料也在口味和营养/功效层面进行了不断创新。今年6月,公司推出了无糖型东鹏特饮,并特别添加了经国际权威期刊验证可缓解脑疲劳的L-α-甘磷酸胆碱(L-α-GPC),旨在抓住职场白领和大学生群体这一蓝海市场。这一举措不仅迎合了Z世代和职场人士对健康的需求,也满足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将能量饮料作为持续性抗疲劳“续命水”的趋势。
东鹏饮料在线下渠道的拓展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有效终端网点达到420万家,拥有3200余家经销商。这一庞大的线下渠道网络为东鹏饮料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据英敏特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能量饮料的零售额规模约813亿元,并保持着5.5%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7年,整体市场零售规模将达到1061亿元。在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东鹏饮料无疑将继续发挥其竞争优势,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