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曲矿的月度经营分析会上,一组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面临材料、成本工程等刚性支出的增加,但通过全流程经营管控,上半年成本总额仍成功减少了500余万元,实现了效益的逆势上扬。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矿山上下全面树立了“经营思维”,从井下掘进到地面管理,每个环节都力求产生效益、创造价值。
东曲矿在材料成本管控上采取了“设计优化+回收复用”的双重策略。在九采区水仓联络巷、29208工作面外围等重点工程中,通过精准的地质勘测和施工方案迭代,从源头上优化了主材的选型与用量,直接节省了112万元的钢材、支护材料等费用。这一策略让“设计即降本”的理念在东曲矿落地生根。
在设备管理方面,东曲矿同样展现出了精细化的管理智慧。机电五人小组对综采支架进行细致检查,确保设备能够连续使用多个工作面而无需大修,仅此一项就节省了数十万元。同时,东曲矿推行网上招标采购,避免了“价高质劣”的问题,内部检修队也承担了80%的加工件制作,设备大修和小修的预算上限分别被压缩至原值的40%和20%,有效地降低了修理费用。
东曲矿的成本管控不仅仅局限于“被动节流”,更在于通过管理创新激活内生动力。在九采区水仓联络巷施工现场,巷道长度从141米优化至86米,直接节省了11万元的主材费。而29208工作面外围工程的优化更是节省了37万元。东曲矿严格执行“交旧才能领新”的制度,隔膜泵数量减少,专用工具回收率大幅提升,仅开关、综保等工具就回收了51.41万元。
在油耗管控方面,东曲矿重新测算了生产车辆的油脂单耗标准,并修订下发了《车辆燃油管理办法》。通过定额控制和动态调整,半年内节省了25万元的油费。而羊圈港应急电源站的储电池则通过“错峰充放”策略,半年内节省了18万元电费。小沙岩瓦斯泵站的除垢工程更是通风、机电、经营等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成果,泵效提升后,每月可节省1.25万元的电费。
设备租赁的“时间差”管理也是东曲矿的一大亮点。生产技术部制定了精确的设备使用时间表,安装队将工作面安装周期从52天缩短至48天,设备组对闲置设备实行“24小时退租制”。上半年,综采设备从4套减至2套在用,节省了342.74万元的租赁费,设备利用率也从78%提升至92%。这种协同作战的方式,让东曲矿的效益账本越算越厚。
从井下600米的掘进头到地面的办公楼,东曲矿的强经营实践无处不在。没有惊天动地的举措,却在每一个细节中都蕴含着“精打细算”的智慧。当“经营思维”成为每个岗位的自觉行动时,成本总额中的“含金量”自然水涨船高。这种在细微之处算细账的精神,正引领着东曲矿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