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葡萄酒困局:六成酒商业绩下滑,何以破局重生?

   时间:2025-08-04 19:02:36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葡萄酒行业近年来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一系列数据揭示了该领域的困境。根据潮饮荟发布的《2025中国葡萄酒行业调查报告》,超过半数的酒商在过去三年中利润持续下滑,现金流紧张成为普遍现象,其中两成企业的现金流仅能维持六个月或更短时间。同时,近半数的企业面临着库存积压导致的资金周转难题。

国产葡萄酒的困境尤为突出。自2013年进入调整期以来,宏观经济变化、政策调控以及进口葡萄酒的冲击等多重因素,使得国产葡萄酒未能走出独立的发展路径,深陷市场低迷和利润惨淡的困境。与白酒行业的起伏不同,国产葡萄酒的轨迹几乎是一条持续的下行线。

以张裕公司为例,这家曾经的国产葡萄酒领头羊在2024年交出了20年来最差的财报,归母净利润仅为3.05亿元,远低于2005年的水平。张裕的发展历程几乎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缩影。自2012年起,其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开始放缓,多个年份出现大幅下跌。威龙股份、莫高股份等企业的业绩也呈现出类似的走势。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黄金时代”始于千禧年,到2011年达到巅峰。这一年,中国葡萄酒销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张裕公司的营收也突破了60亿元,这一纪录至今未被打破。然而,“黄金时代”的终结也随之而来,“八项规定”政策的冲击和进口葡萄酒的挤压,使得中国葡萄酒产量从2012年的138.2万升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11.8万千升。

面对困境,国产葡萄酒企业开始寻求收缩与创新并行的发展策略。市场结构的重整为低谷中的国产葡萄酒带来了新的启示。消费主体年轻化、渠道数字化以及品类多元化成为葡萄酒消费市场的关键词,也孕育着国产葡萄酒的生存机遇。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一些企业开始推出小瓶装、脱醇葡萄酒等创新产品,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创新并非易事。长期以来,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受到海外品牌的熏陶,在包装和市场开发上缺乏中国文化表达和民族符号,与本土市场产生了一定的隔阂。尽管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但葡萄酒企业和酒商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往往难以下定决心放弃过去的经验,步入新赛道。因此,仅有少数酒商愿意新增品牌或产品,更多的则选择战略观望或保守应对。

未来,国产葡萄酒的发展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一方面,进口葡萄酒的持续挤压使得国产葡萄酒在关键价格带上受到全方位冲击;另一方面,国产葡萄酒产业尚未走出成长阵痛,本土认同、同质化内卷以及盈利能力修复等问题依然制约着酒企的自身成长。然而,中国葡萄酒产区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底蕴的沉淀和品类创新将成为推动国产葡萄酒发展的关键。

近期,一些成功案例表明,国产葡萄酒配上中国人听得懂的故事,就有可能实现零帧起跑。作家冯唐在抖音直播间带货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凭借其独特的“诗酒茶”格调和IP联动,一时间引爆网络。这一案例为国产葡萄酒的品类创新提供了启示,即从“舶来品”向“国潮饮品”的转变。

尽管品类创新为国产葡萄酒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葡萄酒在创新赛道上并没有多少优势,其厚重的文化历史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可能成为负担。因此,国产葡萄酒需要在口感、包装和渠道等方面进行变革,以应对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些变革不仅需要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