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业的浩瀚星空中,朱晓蕊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尽管她的名字或许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她所参与和引领的科技革命,却深刻影响着全球无人机乃至整个硬科技领域的发展轨迹。
朱晓蕊,这位曾经的大疆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大疆背后的智囊核心。在她的助力下,大疆不仅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中占据了高达85%的份额,更在2020年以惊人的1000亿人民币估值,跻身胡润独角兽榜单第十四位,书写了一段科技传奇。
然而,朱晓蕊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从大疆到“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速腾聚创的首席科学家,再到机器人公司大道智创的联合创始人及投资人,以及自主驾驶导航技术研发商一清创新的创始股东,她的每一步都踏在了科技浪潮之巅,成为了硬科技创投圈中备受瞩目的铁娘子。
回溯朱晓蕊的学术生涯,2006年,她在美国犹他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随后于2007年加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并于2014年晋升为正教授。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她不仅见证了深圳市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更成为了这一进程的积极参与者。
2007年下半年,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悄然降临。在同事李泽湘的引荐下,朱晓蕊与香港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汪滔建立了联系,后者正怀揣着无人机的梦想。2008年,李泽湘与汪滔在香港重新组建公司,并控股了深圳大疆,朱晓蕊与李泽湘共同投资,成为了大疆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
面对股权分配的诱惑,朱晓蕊选择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技术突破中。在哈工大深圳实验室里,她带领学生团队日夜奋战,从传感器校准到姿态控制代码,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的测试与优化。最终,大疆的四旋翼飞机横空出世,迅速风靡北美市场,开启了无人机的新纪元。
大疆的辉煌只是朱晓蕊科技创业征途中的一站。2014年,她的实验室迎来了一位怀揣激光雷达梦想的博士生邱纯鑫。在那个自动驾驶尚未成为风口的时代,朱晓蕊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果断决定支持邱纯鑫的项目,并亲自推动软硬件同步研发。在她的坚持与努力下,速腾聚创从学术样机成功蜕变为可量产的激光雷达产品。
速腾聚创的崛起,再次证明了朱晓蕊的独到眼光与卓越领导力。其MX、M3激光雷达及M-Core SoC等创新产品,不仅彰显了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深厚技术底蕴,更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022年,当小米战投携24亿资金入股速腾聚创时,他们发现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源于朱晓蕊当年的英明决策。
朱晓蕊的成功并非偶然,她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技术的潜力,并在资本尚未介入之前,带领团队深入钻研。她秉持“精雕细琢,宁缺毋滥”的孵化理念,亲自担任首席科学家,从技术路线到产业落地全程把控。这种近乎苛刻的专注,使得她深度孵化的每一家企业都具备独特的技术壁垒,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创投圈追求速度的风潮中,朱晓蕊用工程师的严谨书写着另一种成功范式。她像培育精密仪器般打磨每个项目,用基础研究的深度支撑产业创新的高度。她的实践证明了,在硬科技领域,慢工出细活,才是通往成功的最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