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合作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正逐步成为外资深耕中国市场、连接全球业务的核心枢纽。近期,一系列跨境电商巨头和国际资本的涌入,以及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张,进一步彰显了该区域的吸引力。
据前海管理局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前海合作区实际利用外资额高达123.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占据了深圳市外资利用总额的59%。其中,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表现尤为亮眼,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7.02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0.5%,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树立了新的标杆。
前海在制度型开放方面不断深化,以规则衔接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外商投资的首选目的地。例如,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深圳)近期在前海正式启动,为区域内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包括独立站建设和跨境出海在内的全方位服务。自2022年以来,前海已聚集了9个跨境电商平台、约1万个跨境电商卖家和100家服务商。
在金融领域,前海同样领跑全国。作为QFLP和跨境理财通等政策的先行试点区域,前海新设的QFLP基金规模占深圳市的九成以上,QDIE额度占八成。新加坡星展银行对深圳农商行的增资近16亿元,成为跨境金融合作的典范。前海的企业还能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通过跨境资金池降低运营成本超过40%。
法治环境的国际化也是前海的一大亮点。全国首个域外法适用体系的建立,以及深圳国际仲裁院的快速发展,都为前海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目前,深圳国际仲裁院在册仲裁员达2078名,受理的案件当事人覆盖143个国家和地区,连续三年仲裁受案金额突破千亿元。
在政务服务方面,前海推出了“深港通注册易”和“深澳通注册易”,实现了港澳投资者“零跑动”落户。同时,通过人工智能AI审核奖励政策,企业申领材料减少了70%,审核时间也大幅缩短。这些措施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快速增长,上半年前海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451家,同比增长99.6%。
深港融合也是前海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前海正努力推动香港居民在前海就业生活的便利化,加强与港澳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在民生方面,前海为港澳青年提供创业奖励、居住补贴和子女入学保障;在产业协同方面,与香港共同打造“AI+无人船”示范基地和直播电商基地;在金融领域,推动“前海港企贷”等金融试点扩面,惠及超万家港企。
前海还吸引了大量高端产业要素的集聚,激发了新的生产力。今年上半年,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前海实际利用外资规模最大的三个行业。同时,前海新增3家企业被认定为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累计达到52家,占全市的30.8%。目前,已有超过1.2万家外资企业在前海落户,华南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52%的会员企业计划在未来在前海开设新的办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