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工智能领域再度掀起波澜,OpenAI成功完成了一笔规模庞大的融资,总额高达83亿美元,这一举动直接将公司的市场估值推高至3000亿美元的惊人水平。本轮融资吸引了包括黑石集团、TPG及T.Rowe Price等众多知名投资巨头的积极参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曾作为OpenAI重要支持者的软银集团,此次却并未出现在投资者名单之中。
OpenAI的财务状况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据统计,其年化经常性收入已从今年6月的100亿美元迅速攀升至130亿美元,并有望在年底前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尤为引人注目的是,ChatGPT的付费企业用户数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几个月前的300万激增到500万,而其周活跃用户更是超过了7亿大关。
软银的缺席无疑为OpenAI的未来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回顾今年3月31日,OpenAI曾宣布在软银领投下筹集了400亿美元资金,并计划将公司估值提升至3000亿美元。但根据当时的投资协议,若OpenAI未能在今年年底前转型为独立的营利性企业,软银等投资方的巨额投资可能会面临高达100亿至300亿美元的减值风险。而四个月过去了,那笔备受瞩目的400亿美元融资似乎并未真正到位,双方共同推进的“星际之门”AI基建项目也进展缓慢,这使得OpenAI与软银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扑朔迷离。
面对资金需求的紧迫性,OpenAI显然在加速推进融资进程,这或许与“星际之门”项目的推进密切相关。本周四,OpenAI宣布将在挪威建立名为“星际之门挪威”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该项目由挪威能源基础设施公司Aker与英国公司Nscale携手打造,计划到2026年底安装10万台英伟达处理器。这是OpenAI在欧洲的首次此类尝试,但遗憾的是,软银并未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AI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融资竞赛也在不断加速。在OpenAI筹集83亿美元的同时,其最大竞争对手Anthropic也在积极寻求新一轮融资。据消息透露,由IconiqCapital领投的融资中,Anthropic有望筹集高达50亿美元的资金,其估值或将飙升至1700亿美元,与今年3月时的615亿美元相比,几乎翻了三倍。
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也传来融资捷报,成功完成了一轮总额达100亿美元的融资,公司估值跃升至800亿美元。本轮融资由摩根士丹利主导,包括50亿美元的债务融资和50亿美元的战略性股权融资。在技术领域,xAI发布的Grok4在“人类的最后考试”中取得了25.4%的准确率,超越了谷歌Gemini2.5Pro的21.6%和OpenAI GPT-4的21%,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不断释放积极信号,强调“GPT-5即将问世”。据他透露,GPT-5将不仅是一个语言模型上的升级,更是一个集成了多模态能力、工具调用和高级推理的综合性系统,旨在统一OpenAI旗下的各类AI产品。业内普遍预测,如果一切顺利,GPT-5有望在8月初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