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消费企业年中抉择:是卖身求安,还是冲刺上市?

   时间:2025-07-31 21:43:11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中国消费投资领域迎来了一波戏剧性的转折。国民汽水品牌大窑的创始人王庆东突然宣布,将公司85%的股权出售给了美国私募巨头KKR,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消费投资圈。就在数月前,大窑还坚决否认了有关赴港IPO的传闻,坚称专注于经营发展。然而,王庆东的突然套现离场,让不少创投人士直呼“出乎意料”。

无独有偶,良品铺子也在7月宣布引入新的控股股东——武汉金控旗下的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后者以14.9亿元的总价,从三大股东手中收购了良品铺子29.99%的股权。红布林创始人徐薇早在2024年就将公司控制权交给了转转集团,而永辉超市也遭遇了名创优品的63亿元入股,叶国富成为了新的领航者。

尽管有这些“卖身”案例,消费企业的上市热潮并未因此减退。2025年以来,茶饮品牌如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纷纷在港股上市,甚至出现了三家消费企业同日上市的壮观场面。八马茶业、卡游、遇见小面等众多企业也在排队上市,A股市场同样活跃,瑞幸咖啡供应商恒鑫生活、智能影像企业影石创新等纷纷登陆资本市场。

消费企业为何选择在2025年集中上市?这与其急于抓住“上市窗口期”不无关系。过去几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许多消费类企业在A股上市之路坎坷。今年以来,受益于内地及香港监管机构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以及多项政策支持消费企业上市,消费企业IPO的预期明显好转。

然而,上市窗口期的开启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企业都能顺利上市。一位券商行业从业者透露,IPO受理数量的回暖并非普惠式,而是有节奏、有方向的复苏。一些企业由于未做好充分准备,可能错失这一机会。在此情况下,选择被并购或许成为另一条出路。

事实上,近年来消费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不乐观。各大白酒企业纷纷释放“稳字当头”的信号,洽洽食品、良品铺子等零食品牌也面临业绩下滑的困境。卤味三巨头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同样遭遇营收净利下滑,门店数量锐减。在此背景下,一些消费创业公司更是难以支撑,网红蛋糕品牌“熊猫不走”等纷纷倒下。

尽管如此,一些依然火爆的品牌如大窑汽水、蜜雪冰城等,却在资本市场中大放异彩。然而,大窑汽水的创始人却在“暂未考虑IPO”的声明后,迅速将公司“卖身”KKR。良品铺子从上市到“卖公司”,也仅仅经历了五年半的时间。

有机构预测,2025年将成为“并购大年”。贝恩公司和普华永道的报告均指出,全球并购交易将大幅增长,特别是在零售、消费品等行业。在中国,证监会也发布了多项利好并购重组的政策,旨在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在此背景下,一些投资机构也在转变思路,探索不依赖IPO的退出路径。例如,专注消费领域投资的天图投资,不仅增设了新的赛道,还设立了并购基金,尝试与多元化集团、连续创业者等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并购。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其消费潜力和市场规模一直备受瞩目。然而,中国消费企业普遍存在的“大而不强”特征,成为其迈向全球巨头的一道难关。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消费企业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方位的较量。对于一部分消费创新企业而言,及时“落袋为安”,或许不失为明智之举。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