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浮出水面:100至300元价格带成为今年酒业动销的亮点之一,这一中端白酒市场蕴藏着超过千亿元的庞大空间,并以高达20%的增速蓬勃发展。然而,尽管潜力巨大,区域酒企仍是这一市场的主力军。在此背景下,众多清香型白酒企业闻风而动,悄然展开了对中端市场的激烈争夺。
据统计,当前中国白酒市场总额约为7600亿元,其中300元以下价格带占据了约43%的市场份额,即大约3300亿元。更令人瞩目的是,预计到2025年,这一大众消费市场还将实现约10%的增长。即便是消费力强劲如广东,100至300元价位段的产品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动销态势。广州的一位酒商透露,尽管去年300至500元价格带有所爆发,但进入2024年后,反而是100至300元价位段的产品动销更为迅猛。
中端白酒之所以能够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消费降级趋势显著。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企业开支变得更加谨慎,过去常用于商务宴请的300至500元价位段产品,如今更多地被100至300元价位段所取代。其次,质价比成为消费者选择的核心考量。在“喝少一点,喝好一点”的新消费观念影响下,消费者在中端白酒中找到了价格与品质的完美平衡。再者,悦己消费趋势日益显著,年轻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更倾向于在日常微醺、朋友小聚等轻松场合饮用白酒,因此高性价比的中端酒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从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头部品牌主要聚焦于高端与次高端市场,对中端市场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为清香型白酒企业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汾酒的引领下,清香型白酒早已吹响了进军中端的号角。自2022年汾酒调整产品战略以来,巴拿马系列与老白汾酒系列作为腰部产品,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特别是老白汾,深耕100至200元价格带,2024年销售额已突破50亿元,且在河南、山东等区域市场表现尤为抢眼。
在汾酒的示范效应下,其他清香型白酒企业也紧随其后。太原酒厂推出的线上产品晋祠“双胞胎”,以149元/瓶的价格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白水杜康酒业则通过“十三朝”系列和“白水杜康”系列,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汾阳王酒业更是看好中端市场的发展前景,推出了大众清香子品牌华樽清,旨在培育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清香型白酒企业在中端市场的发力,不仅得益于其工艺上的优势——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成本低,更在于其口感上的独特魅力。清香型白酒干净绵甜的口感,很好地解决了中端白酒市场中常见的“低质”现象,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然而,清香型白酒企业在中端市场的拓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中端白酒的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消费者更容易被高性价比的产品所吸引。因此,清香型白酒企业需要通过免费品鉴、高频次购买等方式提升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黏性,同时利用电商平台、新媒体运营等创新商业模式,打破传统分销模式的局限。
中端市场的同质化竞争也尤为激烈。清香型白酒企业需要充分挖掘企业文化历史,在品牌营销与产品定位上做到差异化,避免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同时,针对家庭聚会、个人自饮、低端商务宴请等不同的消费场景,进行精细化营销,实现精准触达。
在存量竞争的当下,清香型白酒企业想要在中端市场脱颖而出,不仅需要热血和勇气,更需要智慧和策略。通过科学的营销定位、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精细化的营销策略,清香型白酒企业有望在中端市场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