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力集团近日公布了其2025财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挑战,但中国市场却成为一大亮点。在上半年,喜力集团的经营利润达到了14.33亿欧元,尽管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计算,这一数字同比下滑了7.1%。全球啤酒销量为1164万千升,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而总收入则为169.24亿欧元。
在欧洲市场,作为喜力的第一大市场,表现并不理想。净收入有机下滑4%,销量更是下滑了4.7%。这一状况主要归因于西欧商超渠道的谈判僵局,以及波兰和奥地利等市场的需求萎缩。为了应对消费低迷,喜力采取了提价策略,然而这一举措却导致了法国、荷兰等地商超集体下架其产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困境。
美洲市场同样面临压力,净收入下滑0.8%,销量下滑1.2%。尽管墨西哥市场的增长部分抵消了整体颓势,但整体来看,美洲市场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与一季度相比,虽然喜力在美洲市场在二季度恢复了增长,但欧洲市场的持续下滑却拖累了整体业绩。受此影响,喜力集团的股价在财报公布后当日下跌超过8%,创下近三个月来的新低。
然而,在亚太和非洲中东市场,喜力却迎来了增长。亚太市场上半年啤酒销量同比有机增长3.1%,成为增长的主力。特别是越南、印度、缅甸和老挝等国家的强劲表现,提升了喜力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在亚太市场,喜力授权啤酒的销量同比大涨32.1%,远超其他地区。而在中国市场,得益于华润啤酒的运营,喜力啤酒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上半年,喜力在中国的授权啤酒销量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在中国市场,喜力独创、喜力星银以及红爵等品牌均取得了显著增长。其中,喜力独创在中国的增长至少是两位数,喜力星银销量增长超过30%,而红爵在中国的销量更是实现了翻倍。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喜力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加大的营销力度和更加接地气的策略。例如,在今年火热的“苏超”赛场上,喜力啤酒与华润的雪花啤酒一道成为了官方供应商,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非洲中东市场同样表现出色,上半年净收入同比上涨19.8%,经营利润同比上涨更是高达102.8%。这一强劲的增长势头,为喜力集团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增添了一抹亮色。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喜力集团对未来的发展依然充满信心。公司表示,鉴于上半年欧洲市场的客户业务中断以及美洲市场表现弱于初始预期,目前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将大致持平。然而,预计今年全年的经营利润将有机增长4%~8%,与此前的业绩展望保持一致。这一预测显示出喜力集团在面对市场波动时的稳健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