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益坤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益坤电气)近期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由兴业证券担任保荐机构。这一动向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其进入审核问询阶段后,一系列经营问题浮出水面。
益坤电气,一家深耕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企业,自1993年成立以来,专注于轨道交通和电网行业的过电压保护设备制造及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其主要产品避雷器和绝缘子,在行业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从生产成本角度来看,益坤电气面临着原材料成本占比过高的挑战。五金配件、化工原料等大宗商品作为其主要生产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报告期内,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逐年上升,从84%攀升至85.24%。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将直接推高生产成本,且这部分成本难以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尽管面临成本压力,益坤电气的业绩仍呈现增长趋势。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从2.38亿元增长至3.39亿元,净利润也从1785万元增长至5439.34万元。但与此同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益坤电气的营收规模仍存在差距。
在主营业务方面,避雷器的销售收入逐年增长,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35.31%提升至50.11%。然而,销售单价却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和低价杜力顿芯体销售规模的增长。与此相反,绝缘子的销售收入则逐年下滑,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38.92%下降至19.31%。尽管产量大幅下降,但绝缘子的销售单价却因转向轨道交通高端市场而飙升,涨幅近93%。
资深财经评论员对此分析指出,避雷器收入增长伴随单价下降,可能是为扩大销售采取的降价策略,但这将直接影响产品毛利率,对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而绝缘子产量大幅下降却单价飙升的情况持续性存疑,可能反映市场需求不足或竞争力减弱。
益坤电气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较高。其中,对中国中车的依赖尤为突出。报告期内,境内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而境外业务收入则大幅收缩,主要海外客户采购额显著缩减。这一变化引发了监管层对其贸易商终端销售真实性的关注,并对已发货未签合同的发出商品收入确认合规性提出质疑。
在技术创新方面,益坤电气虽逐年增加研发投入,但专利数量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累计获得已授权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此次IPO募集资金中,计划投入1亿元扩建绝缘子产能,但在产能利用率略显不足的情况下,这一扩产计划或将引发监管层的进一步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益坤电气在报告期内已累计现金分红达5824万元,并在2025年再次分红1456万元。而此次IPO拟募集资金总金额为2亿元,其中45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对其资金使用效益及是否变更用途的关注。
在股权结构方面,余燕坤、余明宣、余敏源父子三人通过《共同控制协议》合计直接和间接控制发行人54.63%的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换言之,余氏三父子在报告期内合计分红超过3900万元。
益坤电气在递交北交所上市申请的过程中,面临着原材料成本占比过高、核心产品产能利用率不足、境外收入下滑以及客户集中度较高等一系列挑战。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严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