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制造企业福立旺近日发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业绩出现了显著下滑,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17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137.12%。扣非净利润预计约为-2500万元,同比降幅更是高达171.23%。
作为2020年底登陆科创板的精密制造领域的代表企业,福立旺正面临上市以来最为严峻的经营挑战。自2022年以来,其净利润已从1.62亿元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5452.6万元,降幅超过六成。而2025年上半年更是首次出现亏损,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分析,福立旺业绩的下滑与其南通子公司的投产进度密切相关。南通福立旺作为公司拓展产能的关键布局,其整体尚未完全投产,导致上半年折旧、人工成本等支出金额较大,亏损约3190万元。为了应对三季度消费电子需求旺季和北美大客户新项目的订单需求,南通子公司进行了产能前置布局,但订单释放需待三季度,使得上半年成本前置与收入滞后形成较大反差。
母公司主营业务虽然实现了约5.57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约10%,但主营业务成本也同比增加约8700万元,增幅高达24%。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反映出公司在扩张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为了匹配客户需求,公司上半年大规模扩招生产人员、购置设备,导致固定资产折旧及人工成本分别同比增加24%和超20%,毛利率持续承压。
自上市以来,福立旺的毛利率已连续多年下跌,从2020年的41.22%跌至2024年的24.41%,降幅显著。而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再降2.62个百分点至21.79%,显示出公司经营状况的持续恶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业绩下滑的趋势并非一朝一夕。自2022年以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大幅下滑,特别是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063.29万元,同比下降127.74%,扣非净利润更是下降135.8%至-1262.53万元。
尽管福立旺自上市以来通过两轮大规模融资共募集了14.82亿元资金,主要用于精密金属零部件智能制造及南通生产基地的建设,但项目效益尚未释放,巨额融资也并未能有效提升公司业绩。相反,融资后业绩的持续下滑引发了市场对资金使用效率的广泛质疑。
在业绩持续下滑的背景下,福立旺于2025年7月完成了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换届工作。然而,管理层稳定性的考验也随之而来。尤洞察续任董事会秘书,尽管其已积累3年上市公司董秘工作经验,但其薪酬水平却远低于A股上市公司董秘的平均水平。管理层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在业绩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涉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议案遭遇了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5%以下股东的反对票占比高达45%。这一结果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激励方案与业绩目标的信心明显不足。
尽管在尤洞察担任董秘期间,福立旺的总市值有所增加,但这与公司业绩的恶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市值增长可能更多受益于外部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预期的变化,而非公司内在价值的实质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