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期货市场的热门品种正经历着一轮显著的调整浪潮。在28日的夜盘交易中,多个期货品种在日间交易已触及跌停的基础上,继续呈现出下跌的趋势。其中,焦煤的跌幅一度突破了11%的大关,玻璃的跌幅也超过了8%,纯碱的跌幅则达到了5%以上。
回顾28日的日间交易,焦煤、玻璃、纯碱、工业硅、焦炭以及碳酸锂等期货品种的主力合约均以跌停板收盘,显示出市场的调整力度之大。
随着市场资金的撤离,黑色系产品和基建类产品的调整态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现货市场也呈现出同步的回落趋势,钢铁、焦炭等现货价格纷纷降温。一位来自山西的煤焦企业人士透露,上周五夜盘的大幅下跌对现货市场情绪产生了明显影响,市场交投变得更为谨慎,部分焦煤竞拍价格出现下滑,流拍率也有所上升。
现货市场的具体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据我的钢铁网统计,7月28日,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普遍下跌。其中,唐山迁安的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价格下跌了30元/吨,报价为3090元/吨。全国31个主要城市的20mm三级抗震螺纹钢均价下跌了50元/吨,报价为3421元/吨。全国24个主要城市的4.75mm热轧板卷均价也下跌了38元/吨,报价为3480元/吨。山东港口的进口铁矿价格同样出现了下跌,跌幅在16-20元/吨之间。
然而,与期货市场的剧烈波动相比,现货市场的总体涨幅显得相对滞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中旬,全国煤炭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无烟煤(洗中块)的价格上涨了4.3%,报价为865.4元/吨。普通混煤(4500大卡)的价格上涨了2.7%,报价为501.4元/吨。山西大混(5000大卡)、山西优混(5500大卡)以及大同混煤(5800大卡)的价格也分别有所上涨。
供应端的变化被视为下半年煤炭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上半年,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动力煤价格触及了五年来的低点,焦煤和焦炭价格也创下了八年来的新低。中金公司分析认为,通过整治无序竞争,下半年煤炭供给的释放有望更加理性,行业“以量补价”的情况有望得到缓解。同时,这也有助于降低煤炭生产的安全隐患,为行业创造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结合需求的边际改善,煤价可能整体呈现出反弹回升的态势。
不过,广发期货研究所负责人张晓珍也指出,外部因素对市场波动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的临近,市场对降息预期有所降温,美元指数反弹,对大宗商品整体估值形成了压制。中美贸易谈判及关税最后期限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抑制了风险资产的表现。
张晓珍认为,后续应重点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走向以及矿山等供应端的消息。短期内,价格可能因市场情绪的不稳定而持续波动。若供应端压力得到缓解且需求有所改善,价格有望企稳回升。然而,如果宏观环境持续偏紧且供应端不断出现新的扰动因素,价格可能仍将面临下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