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外资公募安联基金再换帅,吴家耀离职瑞银接棒引关注!

   时间:2025-07-27 18:32:03 来源:中国基金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外资公募基金公司安联基金宣布了高层人事变动消息,公司首任董事长吴家耀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离职,其职位暂由现任总经理沈良代理。

据悉,吴家耀自安联基金成立之初便担任董事长一职,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安联基金在公告中对吴家耀在职期间的贡献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祝愿他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吴家耀的新职务也随即曝光,他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担任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主管,常驻香港。

接棒吴家耀的是安联基金现任总经理沈良。沈良在加入安联基金之前,曾在中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及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担任要职,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自2021年1月起,他便开始负责安联投资在中国市场的资产管理及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筹备工作,并成功出任安联基金首任总经理。

安联基金于2023年8月24日正式获批成立,由安联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并于2024年4月18日正式开业。截至目前,公司已先后成立了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安裕债券基金两只产品,合计管理规模达到6.85亿元。此次高层变动,无疑将对安联基金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事实上,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人事变动近年来并不罕见。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募市场上共有9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其中多家公司在今年内出现了高管变更,涉及职务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等。这些变动既反映了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布局中面临的挑战,也体现了其在本土化与全球战略平衡中的动态调整。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外资公募作为新入局者,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时确实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外资机构更需要通过优化团队结构来提升竞争力。同时,外资股东通常对经营业绩有较高要求,KPI考核较为严格,这也导致职业经理人变动相对频繁。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外资公募基金公司人事频繁变动并非全然负面。这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外资机构在华展业过程中不断探索和适应的体现。未来,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新的高管团队能否找到差异化定位,并在科技、养老、ESG等特色领域实现突破,实现从“外资身份”到“本土能力”的真正转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