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资政策在今年上半年持续发挥积极效应,多个重大外资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显著提升了我国吸引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在广东惠州,总投资高达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一期顺利投产。该项目不仅采用了前沿的绿色技术,实现了环保目标,如氮氧化物排放减半和温室气体减排35%,还将规模化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完整的产业链以及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为他们在大湾区推动产业链升级和石化行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山东青岛,尼得科产业园本月正式投产,该产业园配备了75条生产线、85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8个实验室,预计年产量将达到1800万台电机和2000万片电控产品。尼得科家电产业事业本部的总裁对项目的快速推进表示赞赏,称这是中国最大的项目,仅用18个月就完成建设,创造了新的合作速度。
天津方面,丹麦生物制药企业诺和诺德在投资40亿元扩建无菌制剂项目后,又追加8亿元用于扩建质量检测实验室。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高技术服务业的繁荣,进一步优化了引资结构。
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达1278.7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化学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的外资增长尤为显著,分别增长了127.1%、53%、36.2%和17.7%。
外资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坚定不移,许多企业选择将在中国经营所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例如,在苏州工业园区,德国福沃克集团宣布增资5亿元扩建底盘悬挂系统零部件生产基地,这是该集团在中国的第四次增资。
阿法拉伐,一家在换热、离心分离及流体处理领域享有盛誉的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已超过40年。过去五年间,该企业在中国多次进行利润再投资,新建了5家工厂,累计新增投资达15亿元人民币。阿法拉伐集团中国区运营总裁表示,中国市场是企业利润回报最佳的市场之一,业务增长迅速,竞争也尤为激烈,他们计划继续将利润再投资,以增强产品和供应链的竞争力。
随着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外商股权投资的重点逐渐转向新质生产力等领域。例如,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德腾基金与中方合作设立中德双边基金,聚焦先进制造、研发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推动技术合作与市场拓展。同时,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的投资额也快速增长,股权投资成为其重要的投资方式。
为了吸引更多外资,我国加快了制度型开放的步伐,出台了一系列便利外商股权投资的政策。这些政策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等开放平台进行率先探索,从放宽准入、跨境便利等方面持续优化外资股权投资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