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香港IPO回暖背后:高盛解析八大关键问题

   时间:2025-07-27 03:05:57 来源:投行圈子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香港IPO市场近期呈现出一派复苏景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51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累计融资额高达1240亿港元。更令人瞩目的是,目前还有超过200家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事宜。这一波IPO热潮引起了广泛关注,高盛发布的报告《关于香港IPO复苏的常见问题》详细解答了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首先,香港IPO市场为何能够重现活跃?这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经过前期的低迷之后,市场出现了反弹。与2022年至2024年期间年均IPO数量仅为75宗、融资额100亿美元相比,当前的市场回暖无疑是对之前低迷期的有力修复。另一方面,港股上半年的表现创下了十年最佳,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了20%和17%,这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融资意愿。

A股IPO的放缓以及港交所政策的优化也是推动香港IPO市场复苏的重要因素。中国证监会在2024年4月推出的“九项措施”从严监管A股IPO,导致A股IPO数量大幅下降,许多企业因此转向香港寻求融资机会。同时,港交所在2024年10月缩短了IPO审核时间,并在2025年5月推出了“科技企业通道”,这些政策调整都大大提升了企业上市的便利性。

值得注意的是,A股和ADR企业选择在香港双重上市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一趋势的背后,既有政策的支持,也有市场的需求。中国证监会推出的“与香港合作五项措施”明确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而香港市场兼具境内外投资者覆盖,上市机制更加灵活,这为A股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平台。同时,通过香港双重上市,企业可以规避ADR退市风险,提升国际品牌知名度,满足全球化需求。

那么,当前IPO的活跃是提振情绪还是消耗流动性呢?报告认为,当前IPO活跃更多地是情绪提振,流动性压力有限。IPO融资规模与港股表现、成交额呈正相关,企业倾向于在市场高位融资,而活跃的IPO也会吸引更多资金关注。香港银行间利率处于低位,全球资金从美国流出,估值合理、增长明确的港股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上升,这些因素都为IPO市场的活跃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参与香港IPO的投资者结构中,外资主导的基石投资者占据了重要地位。年初至今,基石投资者贡献了42%的融资额,其中约三分之二来自外资。同时,散户的参与度也达到了多年高位,这反映了散户风险偏好的回升。而IPO后的表现方面,数据显示,2024-2025年香港IPO后的表现显著优于此前五年,基石投资者持股比例在30%-50%的公司以及具有高营收增长潜力的企业通常表现更佳。

香港IPO市场的活跃还对A股和行业同行产生了正面影响。当香港IPO活跃时,A股往往同步走强,南向资金流入增加。同时,新股上市后,多数离岸行业在短期内跑赢市场,尽管这种影响在一个月后会有所减弱。新股快速进入指数和南向通也将吸引被动资金和境内流动性,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香港IPO市场的复苏带来了诸多机遇。港交所和有离岸业务的中资券商将直接受益于IPO市场的活跃。同时,医疗、科技、材料等热门行业的新股需求更高,消费类新股上市后也表现出强劲的回报。因此,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计划赴港上市的优质A股以及潜在双重上市的ADR,这些标的有望在未来市场中脱颖而出。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