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邮轮母港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正式启用我国首个海港口岸旅客国际中转区。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简化了国际旅客的中转流程,还极大地提升了旅客体验,标志着深圳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又一重要突破。
7月26日,10名国际旅客成为了首批受益者。他们搭乘港澳来往深圳蛇口的高速客船抵达后,无需经历繁琐的传统出入境手续,而是直接在国际中转区免签换乘,轻松登上了前往越南的“招商伊敦”号邮轮。这一流畅的过程,彰显了蛇口邮轮母港作为国内首个具备国际中转功能的海港客运口岸的先进性和便捷性。
据深圳海关所属蛇口海关旅检综合业务科的四级高级主办吴向东介绍,国际中转区的设立在机场口岸并不罕见,但在海港客运口岸却是首次尝试。为了确保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他们与邮轮母港公司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从场地规划、流程设计到应急预案的制定,每一步都精益求精。最终,他们成功打造出了一个中转动线合理、通关效率高且与正常出入境旅客完全隔离的方案。
国际中转区的启用,无疑为国际旅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往,港澳高速客船或国际邮轮旅客到达蛇口邮轮母港后,需要经过检票、安检等多个环节,中转时间长达2.5小时。而现在,这些环节被精简为了四个,中转时间也缩短至了30分钟以内。步行距离也减少了40%,旅客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以前中转要过关两次,现在直接走专用通道,省时又省力!”一位首位体验国际中转区的旅客兴奋地表示。他的感受,也是许多国际旅客的共同心声。
深圳市口岸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姜成峰表示,国际中转区的启用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成果之一。未来,他们将继续加强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不断优化业务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置预案,持续提升中转效率。他们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能够打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为海港口岸国际中转区的建设提供“深圳样本”。
蛇口邮轮母港总经理王晓晨也认为,国际中转区的启用对于提升蛇口邮轮母港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旅客经深圳中转,提升母港作为亚太枢纽港的地位,还有助于激活邮轮产业链,增加国际邮轮停靠航次及旅客量。这对于深圳在邮轮市场的核心地位巩固,以及国际化城市形象的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年以来,深圳邮轮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多个国际邮轮相继到港,为深圳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经济活力。为了满足邮轮旅客多元化的旅游通关需求,蛇口海关不断深化“智慧旅检”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改革。他们通过行李“先期机检”、支持离境退税业务等措施,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