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泉州迎来了一场聚焦全球经贸未来的盛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此次论坛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核心议题,于7月24日盛大开幕,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智慧与目光。
论坛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讨论,包括“一带一路”数字贸易的开放合作、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国际运输的数智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这些议题不仅揭示了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全球经贸格局的趋势,更为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数字贸易领域,中国已经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据统计,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了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这一增速明显高于同期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麦肯锡的报告更是预测,到2025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4.2万亿美元,相较于2023年将实现约70%的增长。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贸易效率,更在全球范围内重构了贸易链条。例如,义乌的小商品得以通过智能清关系统迅速抵达非洲市集,东南亚的热带水果则借助区块链溯源技术安全地摆上中国家庭的餐桌。越南的电子元件也通过数字平台与德国的汽车供应链实现了精准对接。这些实例无一不彰显出数字技术对于全球经贸舞台的深远影响。
然而,尽管数字技术为全球经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挑战也随之而来。部分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导致“数字孤岛”现象日益凸显。同时,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数字治理规则框架,这也为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世界互联网大会智库合作计划的四家智库单位在论坛上发布了五项重要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人工智能助力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以及数字经济反垄断等多个方面,旨在进一步推动“数字丝绸之路”的互联互通,为互联网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同时努力弥合数字鸿沟,让全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共享数字经济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