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林杰”)自从中山大学电子系硕士毕业后,创始人周茂林在通信业务领域崭露头角,并成功创办了这家位于广州的公司。然而,尽管思林杰已上市超过三年,其募资项目至今尚未建设完成。面对这一状况,思林杰在2025年7月15日的回复中承认,宏观经济波动及行业周期性变化等因素可能对项目实施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预期效益不达预期。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思林杰的两个募资项目已经历两次延期,最新预计完成时间被推迟至2025年底。但截至2024年底,这两个项目的累计投入进度仍不足五成。思林杰还曾动用1.25亿元的超募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关注。
与此同时,思林杰正计划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拓展业务。公司计划收购青岛科凯电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凯电子”)71%的股权,以进军军工行业。然而,这一并购案并非一帆风顺。科凯电子曾因预测业绩下滑等问题撤回创业板申请,且其研发投入的准确性也遭到质疑。根据预测,科凯电子2024年的营收或将接近“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思林杰的客户主要来自苹果产业链,而科凯电子的主要客户及前五供应商与思林杰并无重叠。军工行业存在资质壁垒,思林杰此次通过并购进军该领域,能否实现供应链和产品技术的协同效应,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科凯电子的科创板定位同样备受关注。尽管思林杰声称科凯电子具备科创属性,但科凯电子曾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且其研发投入占比仅勉强达到科创板要求。深交所曾指出科凯电子在创业板申报阶段存在研发投入信息披露不准确的问题。
从财务数据来看,科凯电子的业绩也面临压力。根据重组报告书,科凯电子2024年的营业收入预测值较上一年大幅下滑。同时,科凯电子所选取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多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也呈现下滑趋势。
关于并购的行业相关性,思林杰在重组报告书中先称与科凯电子属于同一行业,后又改口称属于上下游。双方的产品类型、原材料及应用领域均存在一定差异。思林杰与科凯电子的主要客户及前五供应商也不存在重叠,这进一步增加了并购后的整合难度。
思林杰自身的财务状况也不容乐观。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告负,且2024年的毛利率同比减少4.04%。在此背景下,思林杰能否通过并购科凯电子实现业务转型和业绩提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思林杰的募资项目进展缓慢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若募集资金项目超过完成期限且投入金额未达到计划金额的50%,上市公司应重新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思林杰的两个募资项目已两次延期,且截至2024年底的累计投入进度均不足五成,未来项目的合理性或将受到进一步审视。
思林杰在募资项目进展、并购重组及财务状况等方面均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公司能否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实现业务转型和业绩提升,将直接决定其市场地位和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