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市面上银饰造假现象的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些看似精美的饰品背后,竟隐藏着令人震惊的健康隐患。
据报道,银饰造假率已攀升至75%以上,其中有害物质含量更是达到了触目惊心的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潜在的健康杀手正潜伏在消费者身边,甚至可能正贴身陪伴着消费者及其家人。
银饰因其光泽雅致、价格亲民而深受喜爱。无论是送孩子的长命锁,还是为自己添置的银耳环,都看似平常无奇。然而,市面上的S925银饰品,即含银量92.5%的合金饰品,却并非都那么纯正。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消费者对银饰知识的匮乏,以次充好,用铜合金或其他工业废料冒充纯银。
专业人士的测试结果显示,线上线下购买的所谓“925银”耳钉中,假货率高达75%。线上购买的五款耳钉全军覆没,线下购买的三款中也有一款是假货。更令人揪心的是,给孩子佩戴的“宝宝银饰”中,也有超过一半的假货。这些假货不仅让消费者经济损失,更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假货中的有害物质,如镍、镉和铅等,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镍是国际公认的强过敏源,长期接触会增加患上淋巴癌、肺癌的风险。镉更是世界卫生组织点名的一类致癌物,其毒性极大,一旦进入人体便难以排出,长期积累会导致肝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的风险增加。在一款带钻的耳饰中,镉含量甚至超标了一千一百七十九倍,这无疑是在皮肤上挂了一颗“定时炸弹”。
面对银饰市场的乱象,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购买银饰时,应选择有正规检测证书的纯金、纯银饰品,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合金”或“镀银”饰品。尤其是给孩子购买时,更应慎重。同时,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如品牌官方旗舰店或信誉好的大商场专柜,避免为了省钱而去小商品市场或路边摊冒险。
在购买银饰时,消费者还应询问是否有材质证明,并保存好发票、收据或电子交易记录。新买的饰品不要急着佩戴,先在手腕内侧等不显眼处试戴一两天,观察是否有红肿、发痒等过敏反应。一旦发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佩戴。
追求美丽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这份美丽需要以健康为代价,那么它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消费者在购买银饰时应保持理性,切勿因贪图便宜而忽视了健康隐患。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