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广发基金:深耕债券指数,如何走出千亿规模之路?

   时间:2025-07-22 09:52:06 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债券指数基金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其背后映射出的是各大基金公司的前瞻布局与深耕细作。最新数据揭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场债券指数基金规模(不含联接基金)已突破1.49万亿元大关。其中,场外债券指数基金占据主导地位,规模达到1.1万亿元,占比74%;而债券ETF规模则接近3900亿元,占比26%。

追溯国内债券指数基金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并非一帆风顺。以2018年为界,前七年可谓是摸索前行,而后七年则见证了从百亿到万亿的飞跃。广发基金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其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深耕者与行业共荣的紧密关系。

早在2013年,当行业尚处于萌芽阶段时,广发基金便以首只债券指数基金低调启航,规模仅为2亿元。然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至2025年二季度末,其旗下债券指数基金总规模已突破千亿大关,其中五只产品规模更是超过百亿元,成为拥有最多百亿级债券指数基金的管理人。

广发基金不仅在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更在普及债券指数投资理念方面走在了前列。截至2024年底,全行业债券指数基金的持有户数总计332万户,其中广发基金的债券指数基金持有户数达到90.31万户(剔除同业存单基金)。这意味着,在每十户债券指数基金的投资者中,就有近三户选择了广发的产品。广发旗下债券指数基金中的个人投资者规模占比近三成,在债券指数大厂中名列前茅。

广发基金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长期的耕耘与创新。自2016年至2019年间,广发基金率先推出了一系列全市场“首只”创新型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白。例如,首只长久期债券指数基金——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首只短久期政策性银行债指数基金——广发中债1-3年农发债指数等。这些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市场选择,更通过“短中长久期分层+利率信用券种细分”的产品矩阵,在利率债、信用债等细分赛道形成了标杆产品。

以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为例,该基金在推出之初便面临市场质疑。当时,市场主要聚焦于短久期产品,对长久期债券指数产品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管理存在担忧。然而,广发基金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战略定力,逆势推出了这款长久期债券指数基金。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基金已成为利率债指数的旗舰产品,规模达到340亿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持有人户数超过73万户(截至2024年底)。

在短久期领域,广发基金同样表现出色。面对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广发基金敏锐捕捉到了“收益增强型现金管理工具”的市场空白,并率先推出了首只短久期政策性银行债指数基金——广发中债1-3年农发债指数基金。该产品实现了一日售罄,募集规模超50亿元。此后,广发基金又推出了广发1-3年国开债基金,首发募集规模更是达到213.7亿元,成为债券指数基金品类里首只发行规模破百亿的产品。

除了在产品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外,广发基金还注重构建全谱系生态。通过研究海外债券指数发展历程及调研国内客户,广发基金预判到资产配置机构将逐渐减少通过频繁的久期择时增厚收益的行为,而更认可能够反映资产综合收益水平的产品。因此,广发基金再次开创性地布局了全市场首只政金债全指基金——广发中债农发债总指数。该产品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广发基金的债券指数产品线。

在管理团队方面,广发基金配备了多达11名基金经理,分别镇守不同的久期战场,形成策略互补的团队阵容。这些基金经理在各自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底,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波动行情,规避风险并增厚收益。广发基金还拥有近20名研究人员和超过30位成员的专家型交易团队,为债券指数基金的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随着存款利率进入“1字头”,“存款搬家”现象逐渐显现,固收类公募基金成为这部分资金的主要流向之一。而成本低廉、具备工具性产品特点的债券指数基金成为适配选择之一。广发基金在债券指数领域的持续布局,既包含了对创新单品的前瞻性规划,也体现出对“工具化投资”趋势的准确判断。这种战略上的坚持与专业领域的深耕,使其在万亿规模的债券指数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债券指数基金市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各大基金公司的前瞻布局与深耕细作。而广发基金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其成功经验无疑为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风险提示: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应充分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投资策略,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