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近期因智元机器人对上纬新材的收购案而沸腾。上纬新材的股价在近期内飙升,特别是在7月21日,该股再度实现“20cm”涨停,收盘价高达40.16元每股。据统计,自7月9日至21日的短短九个交易日内,上纬新材已连续收获九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超过400%。
这场股价狂欢的起源可追溯到7月8日晚,上纬新材的一则公告。公告显示,智元机器人计划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的股份,最多可达66.99%,交易总额最高将达到21亿元。此次收购完成后,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由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邓泰华,而稚晖君等将构成其核心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上纬新材在停牌前的收盘价为7.78元每股,而智元机器人的股份转让价格和要约收购价格也均确定为7.78元每股。然而,如今上纬新材的股价已飙升至40元每股以上,是当初收购价格的五倍多。这意味着,智元机器人目前拟收购的股权价值已超过百亿元,账面浮盈超过80亿元。
与此同时,另一家备受瞩目的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也在加速其资本布局。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宇树科技已开始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人形机器人行业似乎正迎来其业务收获期,但业内专家也指出,行业内部可能会出现分化。就在上纬新材公告后不久,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便共同中标了一项价值1.24亿元的人形机器人订单,这是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其中,智元机器人中标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部分,价值7800万元;而宇树科技则中标了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部分,价值4605万元。
港股机器人企业优必选也近期中标了近亿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来自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机器人企业将面临市场的分流。能否获得大额订单、能否持续产生营收并实现商业价值的闭环,将成为决定这些企业未来发展路径的关键因素。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第一波布局和投资已经到位,接下来的8至12个月将是这些企业证明其生产力的价值或情绪陪伴价值的关键时期。田丰强调,人形机器人整机、灵巧手、关节电机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实现量的突破,才能支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为了IPO上市还是为了打造下一轮融资的估值支撑点。
对于具体的“起量”标准,田丰认为,如果企业的交付量能达到1000台,那么它就可以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头部企业。而明年的目标可能是2000至3000台。田丰特别指出,这里说的是交付量,而不是订单量,因为订单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交付。
在海外市场上,特斯拉已经雄心勃勃地设定了今年交付5000台人形机器人的目标。田丰分析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机器人企业首先需要打通专有场景。他强调,无论是零售店、工厂还是家庭,企业都需要在一个场景中取得成功,才能实现量的突破。例如,宇树科技已经通过机器狗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60%至70%的市场份额,成为该品类的佼佼者。其他企业也需要具备自我造血和回血的能力,才能为人形机器人的长期研发投入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