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海洋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成为国家经济版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近日,广州海关副关长黄斌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海关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特别是在支持南沙港港口集群建设上的一系列创新举措。
黄斌指出,广州海关积极响应海关总署的号召,紧密结合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发展规划,以高标准推进《南沙方案》的实施。为此,他们精心制定了102条具体措施,旨在加速临港经济、海湾经济和口岸物流集群的高质量发展。在南沙港这一核心区域,海关的创新实践正引领着海洋经济的新一轮飞跃。
在临港经济方面,广州海关通过精准施策,为船舶制造等重点产业注入了新活力。他们深入了解南沙港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常态化开展“政策上门”服务,与企业面对面交流,量身定制监管方案。以船舶制造为例,针对企业进口料件批次多、数量大的特点,海关实施了加工贸易账册监管模式改革,允许企业自主核定耗用料件情况,从而大幅缩短了订单生产周期,保障了船舶的高效生产和交付。据统计,上半年广州市船舶出口同比增长了11.4%,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出口额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海湾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广州海关的大力支持。他们紧扣南沙强化国际航运物流枢纽配套功能的需求,积极推动相关企业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业务,并实行灵活高效的申报模式。依托“一船多供”等创新模式,企业能够一次性集中办理保税油出库,为多艘受油船舶提供即报即加的加油服务,单次供油时效大幅提升。海关还支持符合条件的场所和企业开展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业务,为南沙港打造大湾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口岸物流集群的建设上,广州海关同样不遗余力。他们以南沙港为枢纽港,深化“一港通”改革,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环节衔接流程,确保港口物流的高效运转。如今,在南沙港每天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中,许多货物都得益于“一港通”模式的便捷通关服务。在支线港完成通关手续装箱的货物,到达南沙港后无需再进行二次申报和查验,直接换乘国际货轮出海。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通关效率,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上半年,经南沙口岸进出口的货物总额达到了616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1.7%。